长沙寺庙系列之浏阳玉皇殿(原载2002年《长沙地名古迹揽胜》)

玉皇殿
玉皇殿,古名樱桃观,位于浏阳市龙伏镇石柱峰西侧的樱桃坡,海拔1059米。相传该道观在石柱峰北坡铁坟坪一带,移来今址已有1700多年历史。樱桃观是婴母教的发祥地,是长沙地区最早的道观,其创始人是东晋道士许逊。许逊,字敬之,汝南人,拜旌阳令于豫章(今南昌)。后来许逊拜大洞君猛为师,传三清要法,以南昌西山为中心,传教活动遍及江南。
据考证,宁康二年(374)许逊举家42口,从南昌西迁至浏阳县金顺山石柱峰,在山腰一酷似女阴的桃形石(名樱桃石)旁掘穴结庐,诵经立说。许逊以老子《道德经》中“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德恒不离,复归于婴儿”为教义,创建婴母教。江西青云浦净明道士胡之政在《净明宗教灵》中写道:“净明许逊之学于婴母,婴母之教授于兰公,绍其学者为吕纯阳,再绍其学者白玉蟾。”故许逊被尊道教净明道的祖师。
古婴桃观坐东朝西,原有麻石砌成的房屋48间,僧道各半。唐贞观、宋宣和、明万历屡有增修,至明代已载史册,号称浏阳“六观”之一。据清嘉庆《浏阳县志》记载,乾隆三年(1738)有贵妇唐欧氏到樱桃观晋香,却在观前连人带轿神秘失踪,唐家上报官府。而衙门不能给霸气一方的唐家一个说法,于是将祸端栽给樱桃观,次年下令拆毁“妖庙”,永禁修建。
传说当时庙内大小神像不翼而飞,古钟则到了岳麓山,是为飞来钟。清嘉庆《浏阳县志》有“樱桃观今已奉毁”之载。直到当地百姓另取“玉皇殿”的新名,才得以在光绪年间重建。今存前后两殿,高8米,进深27米,宽25米,花岗石奠基,据传部分石料系唐代遗物,殿前有亭廊,亭廊有左、中、右大门通前殿,内奉2米多高的公关像,墙边置两口大鼓,木架上挂有清嘉庆十六年(1811)铸造的铁钟。后殿祀玉皇龙王、观音等,近年来玉皇殿朝拜游览者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