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江南手机摄影课后期课审美课

(2024-09-10 15:30:42)

夏江南手机摄影课后期课审美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获取课程 ,请 加 徽亻言: 



1103074581


     

     

  



    



 

长按数字复制徽 到 徽亻言 添 加 好 友!


在思维认识中,作为思维认识成果的基本要素——概念, 除了自我同一性外,还有相互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判断中得到了外 在的表现。即表明了一种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同时,这种联系又是以按同一性进行连接的概念之间必然存在的某些差异性为条件的。

但是,公孙龙反复论证,“白马”与“马”的差别、对立,认为“白马” 就是“白马”“白马非马”。这种以夸大的差异性割断联系的认识,显然  是有见于概念或词语(名)之间以及判断的主、谓词之间的对立和分离性,  却无见于它们之间所存在的一致性和相互联系。公孙龙的这个不管不顾的  “白马非马”,是他的“正名”学说中,以离散的分析方法,有见于个别,  无见于一般;只承认个别,不承认一般的诡辩“硕果”。只可惜,以“白  马非马”成名的公孙龙,最后还是因“辞胜于理,终必受黜”,死在他的这些诡辩上。

(5)关于量变与质变的诡辩。

“谷堆”“秃头”,这是古希腊麦加拉学派中的欧布里德所提出的命题。

“谷堆”是说一粒谷子不能说成是一堆谷子,再加一粒也不可能说成是一堆谷子。这样一粒一粒地加下去,也将永远不会堆成谷堆。

“秃头”的论证方法与“谷堆”相反,是说减掉一根头发不能成为秃头, 再减去一根也不能成为秃头。这样一根一根地减下去,也将永远不会成为

秃头。这两个诡辩涉及了量的积累能否导致质的变化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