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
(2014-10-30 16:23:04)
标签:
育儿指南科学领域目标 |
分类: 大三班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目标喜欢建议
(一)科学探究
目标1
3~4岁 |
4~5岁 |
5~6岁 |
上学期: 1.喜爱大自然,对周围常见的一些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2.能进行一些提问,或喜欢摆弄物品。
|
上学期:
1. 2.喜欢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
|
上学期:
1.
2.
3. |
下学期: 1.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2.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
|
下学期:
2.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
下学期:
1.
2.
3.
|
目标2
3~4岁 |
4~5岁 |
5~6岁 |
上学期:
1.
2.
|
上学期:
1.
1.
2.
3. |
上学期: 1.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尝试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 2.能尝试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3.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尝试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 4.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 5.探究中逐渐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
下学期: 1.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2.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
下学期:
1.
2.
3.
4. |
下学期:
1.
2.
3.
4.
5.
|
目标3
3~4岁 |
4~5岁 |
5~6岁 |
上学期:
1.
2.
3.
4.
|
上学期:
1.
2.
3.
4.
5. |
上学期: 1.能察觉到几种常见的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2.能发现几种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简单关系。 3.能探索并发现几种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 4.感知并逐渐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知道保护环境。 |
下学期: 1.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能感知和发现物体和材料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3.能感知和体验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4.初步了解和体会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
下学期:
1.
2.
3.
4.
5. |
下学期:
1.
|
(二)数学认知
目标1
3~4岁 |
4~5岁 |
5~6岁 |
上学期: 1.感知常见物体的形状特征,对圆形、三角形、方形等不同形状较为敏感。 2.感受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
|
上学期: 1.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对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较为敏感)。 2.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探究的兴趣。
|
上学期: 1.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按规律排列。 2.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尝试用一些数学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
下学期: 1.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 2.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 |
下学期: 1.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关注生活中的梯形。) 2.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
下学期: 1.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2.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
目标2
3~4岁 |
4~5岁 |
5~6岁 |
上学期: 1.初步感知常见事物的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尝试用相应的词表示。 2.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组物体的多少(数量在3以内)。 3.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尝试说出物体的总数。尝试按数取物。 4.尝试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 |
上学期: 1.感知物体的粗细、厚薄、轻重等量的特点,学习用词语描述。 2.学习用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数量7以内)。 3.尝试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 4.学习用数词描述事物的排列顺序和位置。
|
上学期: 1.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2.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初步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 3.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6以内的加减运算。 4.尝试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表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
下学期: 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 2.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数量在5以内)。 3.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 4.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如我有4本图书。 |
下学期: 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 2.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2和3合在一起是5。 4.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排列顺序和位置。 |
下学期: 1.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2.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 3.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4.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表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
目标3
3~4岁 |
4~5岁 |
5~6岁 |
上学期: 1.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和方位(上下、前后、里外等)。
|
上学期: 1.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尝试画出或拼出该物体的造型。 2.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等)的基本特征,并尝试进行分类。 3.学习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
上学期: 1.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 2.基本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体。 3.初步辨别自己的左右。 |
下学期: 1.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
|
下学期: 1.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或拼出该物体的造型。 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 3.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
下学期: 1.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 2.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体。 3.能辨别自己的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