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唾液中的药物

(2012-07-26 19:38:42)
标签:

gb2312

楷体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劳动部

养生学

分类: 原生态养生馆

http://s10/middle/9590ed5dgc7ad8da60f69&690

 

近年来,国外医学家发现,有相当多的药物经口服或注射以后,有一部分会由血浆经过生物膜转移到唾液中去。

 

唾液中药物浓度的多少,决定于药物和血浆蛋白质的结合性能,以及药物本身脂溶性的大小。药物和血浆蛋白质结合的百分比越高,则唾液中的药物浓度就越少。这是因为没有和血浆蛋白质那一部分药物,才能通过生物膜,部分转移到唾液中去。例如:和血浆白蛋白几乎百分之百结合的甲糖宁(降血糖药),唾液中的浓度仅为血浆浓度的百分之一;而氨基比林几乎不和血浆中白蛋白结合,所以唾液中的氨基比林浓度就比较高,和血浆中的浓度比例大致是1;而利多卡因约有百分之四十五和血浆蛋白质结合,唾液中的药物浓度为血浆中利多卡因浓度的百分之四十四。例外的是,在唾液中能主动输送的锂离子,唾液中的浓度要比血浆中的浓度高二至三倍。

 

据研究,抗癫痫药以及其他许多药物,唾液中的药物浓度和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成一定的比例。在重复投药或次投药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过程终了以后,在一定的时间采集唾液,分析唾液中的药物浓度,可以预测该药在血浆中的浓度。

 

中药的成分很复杂,服用中药后,在唾液中是否也含有不同的芗浓度呢?事实上,也很可能存在这一问题,只是目前尚未见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

 

因而,人们在口服或注射药物期间产,不论用中药或是西药,最好不要吐唾液,口水多时应咽下去,以免损失药物,而影响疗效。

 

 

 

焦大明 教授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中医世家中医养生学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和亚健康咨询师

中国劳动部就业中心经络保健高级讲师

卫生部人才中心康复理疗培训师

中华摸骨诊病第一人

助理邮箱:309063476@qq.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生命的钥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