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在咽峡要道上的哨兵

标签:
gb2312楷体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劳动部养生学健康 |
分类: 原生态养生馆 |
http://s12/middle/9590ed5dgc7ace9ce786b&690
咽峡要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咽峡要道在古今军事上是兵家争夺、严守的重地。人常说“病从口入”,也就是说许多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大都是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从口腔进入人体引起的。在口腔通往咽腔、食道、胃肠道的通道上有一个咽峡要道,医学上叫口咽峡。守卫在这个要道上的哨兵是扁桃体。
扁桃体是粘膜下之淋巴组织集聚成的团块,位于咽顶之后上部者,叫咽扁桃体,出生后即有,十五六岁后渐次萎缩。儿童期可因某种传染病(麻疹、猩红热等)及反复发生的鼻咽炎腔炎症而增殖变大。位于舌根部者,叫舌扁桃体,好像个暗哨,平时看不大清楚。位于口咽峡左右两侧之凹窝内者,叫腭扁桃体,长卵圆形,大小如小指头,在其上方有扁桃体窝,容易停滞异物。扁桃体面向口腔的一面,即内面,被覆有口腔粘膜,具有十至二十个向扁桃体深陷的小窝,叫扁桃体小窝。由粘膜固有层内的淋巴小节产生的淋巴细胞,可通过粘膜上皮进入口腔。腭扁桃体在张开口时,可以看见,好像两个明哨。淋巴组织产生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有消灭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扁桃体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是淋巴组织在口腔和鼻腔的第一道防线,它对于经口、鼻侵入的病原体可首先发生应答反应,是最直接的防御器官。在抵御外界微生物对机体的侵袭方面有着重要的功能。近期研究证明,扁桃体中产生抗链球菌素、干扰素、转移因子和各型免疫球蛋白(G、A、M、D、E),因此有助于抵御和防止感染。扁桃体无论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还是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可能又成为某种恶性肿瘤的屏障。舌扁桃体、腭扁桃体,这一暗哨和一对明哨,互相配合,夜以继日,警惕地守卫着口咽峡这一要道,保卫着人体健康。当少量病毒、细菌等入侵之敌进入口腔时,这些哨兵就会将它们消灭掉,人体免于患病;当病菌的量很大,人体抵抗力降低时,这些哨兵和入侵之敌,经过生死搏斗,结果导致急性扁桃体炎,又称咽峡炎。这时病人全身困倦不适、头痛、四肢发酸、寒战、高烧(体温可达三十九度以上),儿童可有昏睡或抽搐。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被有粘液或白膜,有时可见其表面小圆满形的黄白色突起,这三型可单独存在,亦可互相移行。咽部及悬雍垂(俗称小舌)均充血显著,咽部疼痛,咽食时加剧。严重时炎症可随淋巴管扩展,引起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在颌下及颈部可扪到一些小疙瘩。扁桃体外侧及前后两面有结缔组织囊,囊与其外面的咽肌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充填,此处很疏松,当化脓性扁桃体炎时,亦易在此聚成脓肿,叫扁桃体周围脓肿。病毒感染所致的扁桃体炎,病情较轻,寒战少见,不发烧,或发烧较轻,全身不适不明显,扁桃体红肿亦轻,渗出液少但鼻塞、声嘶、咳嗽等症状较多。
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就要帮助这位值勤的哨兵消灭入侵之敌,轻则可口服四环素类或磺胺药;重则可口服红霉素或肌肉注射青霉素。同时可用浓的温盐水或金银花浸液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每两至三小时一次,可起到口腔消炎作用,并能把扁桃体表面的分泌物冲洗掉。也可口服中成药六神丸或梅花舌点丹等;也可用普济消毒饮加减,酌量水煎,内服。治疗时务必完全、彻底、干净地消灭入侵之敌。急性期治疗若不彻底,则反复发作,扁桃体增殖,就会转为慢性扁桃体炎。
患了慢性扁桃体炎以后,多不断有急性发作;发作时其主客观病状酷似急性扁桃体炎。治疗也和急性扁桃体炎一样。在发作间歇期可无任何症状,或只有轻重程度不等的咽部不适(干疼感、异物感等)和刺激性干咳,个别人伴有头疼、全身困倦、食欲不振,夜间低烧等。扁桃体及其周围慢性充血,表面不平,质地较硬,扁桃体可稍增大,或明显增大,增大很厉害时咽食、呼吸都受影响,同时慢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陷窝内常因食物残渣及脱落的上皮细悄等蓄积,容易成为病灶而导致一些全身性疾病和皮肤病,如肾炎、风湿病、银屑病、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过敏性紫癜、红斑性狼疮等。很多学者认为慢性扁桃体炎是感染一变应性状态,所以在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时,除应用抗微生物药物外,采用免疫疗法和变应性措施,结合脱敏用组织制品(即链球菌变应原和菌苗)的应用是颇有意义的,对于慢性扁桃体炎及有并发症的患者,可行扁桃体摘除术,但手术摘除了这个哨兵,“敌人”就可长驱直入,侵入无人之境,这样使人容易患咽炎、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同时也使人体抗体产生功能下降,也减弱了人体的免疫力和对癌瘤的屏障作用。因此,慢性扁桃体炎是否要切除扁桃体,应到医院请医生全面考虑,权衡利弊,恰当处理,切不可贸然一刀切除了之。
焦大明 教授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中医世家中医养生学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和亚健康咨询师
中国劳动部就业中心经络保健高级讲师
卫生部人才中心康复理疗培训师
中华摸骨诊病第一人
助理邮箱:3090634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