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组第六次教研活动记录

(2020-01-18 18:37:40)
分类: A3项目实施——B5教研活动丰富

城西小学教研活动暨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科学组第六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用纸早一座桥》主备:钱云豹)

活动时间

20191121

活动地点

科学办公室

参与人员

徐迎春、钱云豹、刘晓、徐杨杨

集体备课(钱云豹主备:《用纸做一座桥》)

1)确定课题《用纸做一座桥》

2)各组员讨论对教材的理解。

3)钱云豹老师讲述设计思路。

4)集体讨论分析教学设计。

5)钱云豹老师记录修改教案。

 

 

 

 

 

 

 

 

《用纸造一座

【教材分析】

    《用纸造一座“桥”》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在本单元中作为总结应用类设计制作课文存在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既能梳理知识,又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寻找科学与技术的整合。  

   本课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里,用报纸,用少量的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越35厘米宽的“峡谷”,桥面宽度大于10厘米,能承载200重的“车辆”。学生在经历设计、技术制作和交流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发展诸方面的素养,也可以为本单元的学习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本部分是对学生如何设计作指导。用纸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部件的组合和连接。介绍评价我们的桥。这是设计好桥后的活动,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可以达到前面教学不能达到的目的,如培养表达、倾听、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多次接触设计制作课类,知识面有所拓宽,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已经学会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具有目标明确的设计制作能力,并有一定的自探自悟意识,但还是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尤其是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指导。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经了解了薄板型材料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方法、桥的不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从形状、结构等知识的角度考虑达成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2、能力目标: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来设计满足要求的纸桥。根据自己的设计展示作品,会介绍自己的设计过程和思路。

    3、情感目标: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经历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展示设计作品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

    应用所学形状与结构知识来设计一座满足要求的纸桥

【教学难点】

    学生能发现优缺点,并取长补短,结合自身作品实际情况来完善设计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根据要求课前设计纸桥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结构的桥梁图片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各种结构的桥梁,我们再来一起回忆,中国的拱桥、梁桥、索桥、浮桥等还有现代化的立交桥,它们美丽大画面(加深学生对桥梁的组成部分如:桥身、桥面、桥墩、桥台、拉索等形状与结构关系的印象)。

    2、再用多媒体展示事故桥梁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了这些事故桥梁有什么感想?

    :这些事故桥有可能是形状与结构设计导致了事故问题。

    :这些事故桥有可能是承重力导致了事故问题。

    :这些事故桥有可能是材料导致了事故问题。

    :这些事故桥有可能是桥的使用过长没有维护好导致了事故问题。。。。。。

    师:所以这些惨痛的教训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我们观看了这些不仅坚固而且美观的大桥和让人心惊心惊胆战的事故桥之后,我们今天就从“用纸造一座桥”,来重点研究桥的设计建造。

   (设计意图: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形状与结构关系的印象)

二、纸桥的制作与评比

    师:我们见过很多桥,也走过不少的桥,虽然我们不可能象真正的桥梁设计工程师一样,去造一座大桥,我们今天用普通的纸来造一座纸桥,而造的一座纸桥有一定的要求,桥面跨度大于35厘米,宽度大于10厘米,且能承重200以上的纸桥,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你们的设计吧!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一)检查各组的准备情况

    1、师:上节课老师安排大家提前做好本节课的准备,一是准备建纸桥的工具,二是小组内商量建纸桥的方案。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准备的情况。首先,请各组将工具放在桌上。(学生摆放工具)

    2、师:好。看来大家都准备齐了。下面检查第二项,请各小组组长起来汇报你们组的设计方案,要言简意赅。(各小组组长汇报)

    3、师:看来同学们兴致很高,充分开动了脑筋,准备得很充分,设计方案各有千秋。但是否能符合书上的条件呢?这需要实践的检验,我暂不作评价。为了确保大家实验成功,我们一起来了解建纸桥的要求,探讨一下建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再次明确建纸桥的要求

    师:书上的要求很明确,请位同学来给大家概括一下。

    生甲: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一是纸桥的跨度为35厘米;二是纸桥的宽为10厘米;三是纸桥必须承重200

    师:很好。大家明白吗?

    生:明白。

   (三)探讨建造纸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师:报纸很柔软,要达到书上的要求看来难度不小。下面请各小组再次讨论一下在建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师:好,时间到,请大家踊跃发言。

    1:要考虑报纸的特性。它很软,要想达到实验的要求,必须想法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师:很好。你们想到什么办法了吗?

    1:我们想把它做成圆筒形来增强它的承重能力。

    师: ,不错的注意。运用了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通过增加材料的厚度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还有其他办法吗?

    2:我们打算做成瓦楞形。

    师:很好。还有吗?

(学生争先恐后发言)

    师:刚才各组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有见地。那么,我们还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3:要考虑报纸的数量----只能用一张。

    :4:先设计好,再动手,否则把报纸剪坏了就麻烦了。

    5:胶带只是用来起固定作用,不能用来增强报纸的抗弯曲能力。

    6: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这些就是我们在脚纸桥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大家考虑得很周到。下面,请组长到讲台前来领报纸。各小组再次完善你们的设计方案,画出设计草图,然后开始制作。请抓紧时间,注意安全。

   (四)学生分小组建纸桥,老师巡回指导

   (五)交流分享

    师:同学们请安静,我看各小组都造好了,有些小组已经完成了检测。下面我们进行交流,待会儿请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带上你们的作品,依次到讲台前来与大家分享你们的成果。同学们先想一想,该怎样介绍你们的作品?除了书上给大家提示到的,你认为还应该交代清楚哪些事项?

   (学生讨论,然后举手发言)

   7:桥的名字。

   8:桥的主要结构。

   9:制作的步骤。

    ……

   师:大家归纳得很不错,下面请各小组代表上场。同时,请各小组长注意,今天我们将对大家的作品评出最佳设计奖、省料奖、美观奖、实用奖和最佳评委奖,请你们当好评委。

   (学生分组汇报)

    (六)教师点评

    同学们能再这么短的时间里把纸桥造得这么好,真不容易,看来大家下来没少花功夫。虽然有个别小组的作品没有完全达到要求,但不要紧,你们下来之后再想法改进,争取下节课再给大家展示出优秀的作品来。关键是同学们在这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领悟了本单元学习的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合作精神。

    (七)作品评比

根据刚才各小组的交流,我相信花落谁家大家心里该有数了吧?

请各小组组长在征求本小组成员意见的基础上投票。(各小组讨论、投票)

   师:好下面我宣布评选结果(教师公布各奖项获得者)。

三、课堂小结

   师:本堂课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1:看似容易动手难。

   2:合作很重要。

   3:思路决定出路。

   4:改变材料的形状能改变它的抗弯曲能力。

   5:要把知识转化为实践可真不容易。

    ……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不但讲到了知识方面,还讲到了关于合作、关于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后,让学生反复修改,进一步完善对纸桥的设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检测学生对上一个环节的理解程度,同时体会展示设计作品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四、课后延伸

    师:请同学们下来后完成实验记录单。下课。

【板书设计】

                                     用纸造一座桥

一、各种结构的桥梁

1、中国的拱桥、梁桥、索桥、浮桥等还有现代化的立交桥。

2、中国的事故桥梁。

3、对事故桥梁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二、纸桥的制作

做纸桥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1、纸桥的要求。(三点)

    2、材料及特点----怎样增强抗弯曲能力。

    3、合理使用材料。

    4、注意安全。

三、介绍桥需要考虑的问题(除了书上的提示外)

    1、桥的名字。

    2、桥的主要结构。

    3、制作的步骤。

 

 附:实验记录单

使用材料

 

设计简图

结构说明

 

 

制作步骤

 

应用的科

学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