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四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三
(2016-11-17 02:53:46)分类: A3项目实施——B5教研活动丰富 |
城西小学教研活动暨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三
项目名称 |
四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集体备课《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
||
活动时间 |
2016.10.10 |
活动地址 |
四年级教师办公室 |
参与人员 |
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
||
|
集体备课《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活动,经历观察发现、大胆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全过程,获得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掌握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口算比赛 (1)6×2 = (1) 20×4= (2)6×20 = (2) 10×4= (3)6×200= (3) 5×4= 师:两组算式的积分别得多少?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积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新知 1.研究因数乘几的情况 看来,这三个算式中可能隐藏着某些联系、某些规律,为了便于发现,我们就一起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 (1)6×2 = (2)6×20 = (3)6×200= (1)三个都是什么算式? 乘号两边的两个数叫什么?乘得的结果叫什么? (2)整体看这三个乘法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一下因数怎么变的,积怎么变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3)从上向下观察这三个乘法算式: 从(1)式到(2)式,一个因数怎样?另一个因数怎样?积呢?看来(1)式和(2)式间有这种关系,还有哪两个算式之间存在这种关系? 从(1)式到(3)式,因数和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2)式到(3)式呢?两人互相说一说。 (4)刚才我们观察了(1)式和(2)式、(1)式和(3)式、(2)式和(3)式,你们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了吗?(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5)我们通过观察这三个算式,发现了算式间的联系与变化,这个过程叫“观察发现”(板书:观察发现)。随后,我们根据发现进行了大胆猜想(板书:大胆猜想)――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要想知道这个猜想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么办?(板书:举例验证) (6)两人一组举例验证,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否成立。 (7)汇报。 (8)回忆一下,我们归纳这条规律经过了哪几个环节? (观察发现、大胆猜想、举例验证,归纳结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不仅仅再次明确了本课知识点,更加明确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这样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为后面的探究做好方法铺垫。 2.研究因数除以几的情况 (1)由此你能猜到,在乘法算式中,还可能有什么规律? (2)两人一组,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来研究:“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这个猜想。 可以以口算题为例,也可以自己举例。 ①20×4= ②10×4= ③5×4= (3)汇报。 (4)通过验证研究,我们又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就除以几。) (5)刚才举例验证时,另一个因数除以几都行吗?除以0行不行? 为什么? 这条规律还要补充什么?(板书:0除外) 3.归纳小结: 最开始,我们发现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积也变化。通过整节课的学习,能完整地说说因数和积是怎么变化的吗? 师:“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就乘几或除以几。) 4.应用规律。 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第1题 【设计意图】根据前面探究积的变化规律的方法,每一位学生都亲自去经历探究规律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概括总结能力。 (三)规律拓展 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它们的积变化的规律。”(这部分内容作为弹性要求,应视学生情况决定是否选用。)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请学生完成下列计算,并在组内述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18×24= 105×45= (18÷2)×(24×2)= (105×3)×(45÷3)= (18×2)×(24÷2)= (105÷5)×(45×5)= 2.交流讨论,概括规律 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发现的规律,然后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它们的乘积不变。 【设计意图】不同层次练习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把学习引向课外。 (四)巩固练习 1.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24×75=1800 36×104=3744 (24○6)×(75×6)=1800 (36×4)×(104○4)=3744 (24○3)×(75○□)=1800 (36○□)×(104○□)=3744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让学生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
存
问 |
|
||
解
意 |
|
||
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