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梯度式作业设计探讨——六年级数学组组内课《鸽巢问题》

(2020-05-27 22:08:12)
分类: A3项目实施(B5_B7教研活动)

  单元第 1 

课时

 1 课时

课型

新授

课题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主备

陈雄贵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课时教材分析:

“鸽巢原理”来源于一个基本的数学事实,但它又是一类抽象的数学问题,因此,本教材在教学设计上选择学生常见的、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学素材,并创设学生熟悉的数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难度。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类数学广角趣味知识本身也是很感兴趣的,因此通过“抽扑克牌”游戏,使学生对隐藏在生活中的鸽巢问题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在实物演示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把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鸽巢中(mnmn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等知识。

课时

学目标

1、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原理”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原理”的一般规律。 

基于关键问题的提炼

1、5张扑克牌里,至少有2张是同一花色的为什么?

2、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中,把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中,把7支铅笔放进6个笔筒中,各会出现什么情况?

  3、你明白了什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及批注调整(关注点、预设、问题、板块等)

一、游戏导入

1.组织学生玩“抽扑克牌”游戏。

(1)准备一副扑克牌,取出大王、小王。

(2)选出5名同学,请他们任意抽取一张扑克牌并记在心里,把牌收好。

(3)教师猜测“在这5张扑克牌里,至少有2张是同一花色的。”

(4)学生把扑克牌拿出来验证教师的猜测。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鸽巢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抽扑克牌”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从一副4种花色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取5张扑克牌,不管怎么抽,都至少有2张扑克牌是同一花色的,为新知的探究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题目: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2)探究放法。

自主摆放并汇报放法及发现。

预设 

生1:我用数字表示放法:(4,0,0),(3,1,0),(2,2,0),(2,1,1)。

生2:我用式子表示放法:4=4+0+0,4=3+1+0,4=2+2+0,4=2+1+1。

生3:我用数的分解表示放法:

4400 4310 4220 4211

生4:我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

直接摆放。

a.引导学生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就能得到上面的结论。

预设 

生:可以采用平均分的方法。4÷3=1……1,每个笔筒中各放1支,剩下的1支无论放进哪个笔筒中,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

b.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中,把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中,把7支铅笔放进6个笔筒中,各会出现什么情况?找到其中的规律。

预设 

生:铅笔的支数比笔筒数多1,用平均分的方法直接计算就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

(3)总结“鸽巢原理”(一)。

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鸽巢中(mnmn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

2.教学例2。

(1)出示思考题目。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几本书?

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几本书?

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几本书?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各种情况)

(2)学生汇报。

预设 

生1: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生2: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生3: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

(3)引导学生用“尽量平均分”解题。

预设 

生1:7÷3=2……1,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1=3(本)书。

生2:8÷3=2……2,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1=3(本)书。

生3:10÷3=3……1,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1=4(本)书。

(4)总结“鸽巢原理”(二)。

把多于kn个的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鸽巢中(kn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放进了(k+1)个物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使学生在操作、分析中感受鸽巢原理的实际意义,了解鸽巢原理的两种形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68页“做一做”1、2题。

2.完成教材69页“做一做”1、2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梯度式

  A:基础作业   《数学课堂作业本》、书本练习

B:培优作业    把若干本练习本分给一个小组8名同学,不管怎么分,至少有一名同学得到的练习本不少于5本,那么至少有多少本练习本?

    鸽巢原理

物体数÷鸽巢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教学反思

 

 

 

 

 

 

 

 

 

 

 

 

梯度式作业设计探讨——六年级数学组组内课《鸽巢问题》

梯度式作业设计探讨——六年级数学组组内课《鸽巢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