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三文——《您厉害,您赚得多》
(2017-12-23 18:03:03)分类: 读书笔记 |
这世界上有两个永恒成立的投资方法,即基于选股获取超额收益,以及基于资产配置获取市场平均收益。另外,基于股价的净值管理是价值毁灭。
投资能力跟教育经历、工作经验的关联度很小。用学历、工作经验来筛选基金经理是无效的。
真相可能是:任何时候机会都一样多,或者说都一样少。
真正变化的是人的视角和体验,往回看机会都很多,往前看机会都很少。
投资成功与否很可能取决于你思考和行动的比例。想得越多,动得越少,你越有可能赚钱。也就是说,你认为机会很少,但你可能会赚得很多;你认为机会很多,但你可能会赚得很少,甚至会亏掉自己的本金。
在乐观者看来,未来充满无限机会。在悲观者看来,机会早已逝去,生活处在衰退之中,未来的机会更少。
对多数朋友来说,提高投资决策质量最简单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把决策的数量减少90%,甚至减少99%。
10年中抓住两三次决定性的机会,财富规模就会完全不同。
投资的终极目的当然是赚钱,而不是炫耀自己有多么高深的经济学理论。
资产持续跑不过通货膨胀才是资产最大的风险。
频繁交易是投资的大忌,因为交易的摩擦成本太高,聚沙成塔。
没有波动承受能力的原因是缺少对投资标的的研究能力。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A股估值越来越低,应该越来越有投资价值,而美股没有这个变化。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永远是投资自己懂的低估值公司最重要,不能因为短期的投资回报影响这个原则。
分不分红并不是投资有没有吸引力的绝对标准。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对内地投资者来说,最容易挖掘的富矿还是在中国香港上市的内地消费类企业,公司资质优良,估值比A股低很多。
大部分指数未来10年都会赚钱,而且有可能赚得超乎想象。10年前买不赚钱,不意味着现在买不赚钱。慢牛很好,不涨更好,可以把红利用于再投资。
三个角度理解互联网公司:行业、产品形态和盈利模式。
市场有终身、高频、高客单价需求。同时具备这三点是很难的,如果具备两点一般就是有潜力的行业了。
流量不等于用户
所谓流量,就是过路用户,不注册不登录不交互,看完就走,没有忠诚度。
所谓用户,就是注册、登录、交互,在网站上驻扎下来,忠诚度很高。
对于一个路过的人,你很难从他那里赚到很多钱。但对于驻扎在你的网站上的用户,你就有可能从中赚到很多钱。
作为投资者,投资互联网公司时,一定要搞清楚你投资的公司拥有的是用户还是流量。
股票是现阶段最有投资价值的资产,A股投资价值领先全球。
严格来说,股票的贵贱跟股票的单价并没有关系。它的贵贱理论上取决于股票价格与它占有的公司资产之间的关系,如果股票价格低于资产价值,就可以说它是便宜的;如果股票价格高于资产价值,就可以说它是贵的。
投资投的是将来,不是过去,资产、盈利、现金流这些估值指标只能衡量过去的企业经营状况,决定股价的则是将来的盈利和增长前景。
投资体系建设:
1. 买股就是买企业,不动摇。
2. 具有“越多人用越好用,越好用越多人用”的互联网产品具备的自然垄断的特征,是最好的投资标的。
3. 买入时机:市场规模与利润率双升。
4. 卖出时机:好公司如果“好”的判断不变,不卖,不赚市场的钱,只赚公司的钱。
5. 仅仅因为低估而买入的公司,估值条件消失后坚决卖出,不要因为上涨而爱上公司。
6. 估值的钱是一倍两倍,成长的钱是五倍十倍。
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是:公司所处的行业规模有多大?公司在行业的竞争力如何?把市值忘掉吧。
如果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一个人在资本市场上赚了钱,那么至少70%应该归功于他在与人性弱点的搏斗中取得了胜利。斗倒了谁?斗倒了贪婪、恐惧、懒惰、自欺欺人。
格雷厄姆式投资法不适用于“开曼公司”(大部分中概股),切记切记。这条教训值100亿美元,现在免费送给大家。
投资是投好的行业、好的公司、好的价格。
坚持定投也不容易,所以最好是让系统来帮助你。比如选择具有定投功能的基金购买渠道,每个月从工资里定期扣除,才可能长期坚持下来。
总结经验就是:对市场上99%的玩家来说,通过提升自己的选股、择时能力获得超额收益,是一辈子都不会成功的。相反,降低自己的收益预期,明确自己的波动承受能力,通过资产配置将投资组合的净值波动控制在心理承受能力之内,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则是可行的。
巴菲特说了无数遍的观点:指数基金定投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投资方法。
如果买入这些优秀公司的股票,就相当于拥有了公司的一部分。虽然中国的”市场先生“通常要价很高,但只要有耐心,他总会在现在或将来的某一天,以合理甚至打折的价格卖给我们。
谨慎,对市场敬畏永远是最有价值的。真正有价值的买入机会不会那么多,但能抓准一两次,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看好一家公司到确信买入一家公司,有100步要走;从买入一家公司到持有一家公司,有10000步要走。
其实拿不住股票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怕跌,也不是心态不好,而是不理解公司。
价值投资的核心就是确定性,价值投资者确信股票的价格低于他的估值才购买,但对价格什么时候能修正,他不会去预测,也就是说,价值投资者不认为股价短期走势是可以把握的,所以一般来说要长期持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培养自己的商业分析能力是一辈子都不会成功的事情。但是,明确自己的收益预期、风险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却是有可能成功的。这个投资策略可能包括投资品种(比如债与股)的选择和搭配,可能包括投资的时间安排(比如是主动择时还是定投)
我觉得最好的选择是放弃对分析、理解“好公司”和“好生意模式”的努力。定投指数基金即可。
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特征,我给大部分投资者的股债配置建议是2:8
不要看点位,因为上市公司的盈利也在增长。我觉得,沪深300指数市盈率25倍以下都可以定投,如果超过30倍就结账走人。
对于社交网站来说,用户规模是最大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