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洛洛——《我为什么不结婚》
(2016-09-06 11:17:11)分类: 读书笔记 |
生活中“不结婚的人是不幸福的,结婚的人才是幸福的”不正是许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吗?因为担心自己错过幸福的班车,有多少人上错了车?
一个人幸福与否跟他是否结婚没有关系。幸福是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无论是单身还是结婚都会幸福,而没有这种能力的人,无论未婚还是已婚都不会幸福。
有个姑娘曾跟我说,我也不想结婚,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我的经济生活怎么保障呢?我告诉她:一个人连自己衣食住行都需要依靠另一半,是不配获得自由的。想要获得幸福,首先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而不是指望别人对你的生活负责。其次,是成为一个强大的人,无所畏惧地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过着被别人写好的剧本生活。
“既然有能力就要去接触不同的东西,打开自己的视野。”阿呆说,她开始相信自己可以越活越新鲜。
在未婚的时光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拼命活出精彩,就像冰棍儿、阿呆一样,可许多人却将时间丢在自怨自艾和哭天抹泪中,最后火急火燎地把自己变成已婚族。这才是最值得惋惜的事。
与其为将来时的“孤独终老”而焦虑,不如踏踏实实地过好现在的每一天。
美籍华人陈愉在《30岁前别结婚》中写道:“按照别人的期望去过自己的生活实在是一种专制。”无论结婚还是不结婚,都是个人选择的一种生活状态,只要自己喜欢。如果因为害怕他人的“歧视”而违背自己的愿意,那无异于“自杀”。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能够勇敢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是屈服他人意志过着自杀般的生活。这正是我写下这些真人故事的目的。
我觉得嫁人是一种选择,不是说我站那儿,谁来领我走,我就得跟谁走啊!可我爸妈认为:女的就是被选择的,你足够好就会被选走,你没被选走就证明你不够好啊,问题就在你身上!
她的爱好很多:读书、看漫画、打游戏、唱歌……最近她迷上了画画,还专门报了一个网校,学习画花鸟鱼虫。“我喜欢的东西,一两年都看不出效果,在别人眼里也都是浪费时间的,但我自己开心最重要了。我不是爱攀比的人,我希望无论什么时候评论自己,都不会想回到过去。现在的自己就是史上最喜欢的自己。”沙沙说。这是我最欣赏她的一点,她永远追随着自己的内心而活,不人云亦云,在她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来不及”三个字。
二三十岁的年纪是投资自己的最好年华,我们本来可以做活得丰富多彩的年轻人,这样的活法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吧,可一旦你结婚了,评价你的标准就变了,比如你是不是一个好的妻子?是不是一个好儿媳?甚至是不是一个好妈妈?而这个好与不好并不完全取决于你,很多时候,你把该做的都做了,仍然没法让对方满意。
如果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只能对一个人负责的话,那么这个对象只能是自己。完善自己难道不是承担责任吗?现在好多人,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恋人身上,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孩子身上,那么问题就来了,你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好多人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去做,只是满足父母的梦想,多痛苦。更奇怪的是,你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痛苦了,还去阻止那些想去追求自己梦想的人!
我现在坚定地知道什么样的生活适合我,只有结婚后依然是我喜欢的生活节奏我才会结婚,所以,选择结婚还是不结婚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选择我喜欢的生活。
到现在我还觉得我和别人不一样。那种不一样也不是说自己多高傲,而是不忘初心。很多人年轻时有抱负,走向社会后慢慢变成了没抱负的随波逐流之人,但我没变。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变,也不是说变成这样有多糟糕,你生而为之什么样,照这个劲儿走下去就是了。每个人总得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存在方式,比如有的人觉得结婚生子,安稳生活最舒服,当然也很好啊。只不过,这对我的吸引力不够大。我一直觉得自我实现是最重要的,我从来没因为爱上一个人而觉得这件事不再重要。
与“嫁不了人”对我造成的困扰相比,“最后什么也没干成”给我的压力更大。
你也可以把“自我实现”看成“自我完善”,人的很多焦虑都源于自己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好。所以让自己越变越好也是某种程度的自我实现。
我觉得一辈子不是时间限定,而是过程,我更看重如何过这一辈子。出生和死亡,不是我能掌控的,但这中间的过程,却是可以自己掌控的,这就是我们有大脑的原因。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此承担责任是我追求的生活,因为这样才会避免相互埋怨,才会避免后悔。直到今天,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因为这些选择都是我自己做的。
我没有特别的关于结婚的偏爱,我不会说我就是不结婚,也不会说我一定会结婚,但是我知道,当婚姻成为一个选择的时候,我有能力做出自己的选择,我有能力告诉自己那是不是我想要的。
我深深地知道,不管我有多么强大,我都是需要呵护、被爱和陪伴的。如果缺失这部分,我仍然觉得不幸福,但现在的我,不会像二十来岁时把这个不幸福放大到宇宙级别,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福的人。
现在,我有了一种紧迫感,我美好的单身生活可能随时会被终止,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时间,包括自己一个人看电影的时候也要跟自己好好地看。
你看,33岁多好啊,我有工作收入,也有能力满足自己的消费,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再像二十出头时那样对未来惶恐,我学会了珍惜眼前拥有的,也懂得了孤独的意义。
一个人凑合着结婚,他就不可能愿意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家庭里,不愿意为了家庭妥协、牺牲,甚至不享受家庭生活。西方人为什么一旦结婚就很爱家庭呢?因为结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我一个人单够了,想要小孩,想享受家庭亲情,而不是我到了结婚年龄我就得结婚。
人生有很多契机,我的契机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的人生究竟会活成悲剧还是喜剧,并不依赖任何人,而是靠我自己。如果我不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就算我现在结婚了,有一个爱我的老公,我也不会真的拥有幸福。
中国人常有养儿防老的想法。我深深地认为,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想法生小孩,大多会失望。未来是变化的,你的儿女可能离你很远,只是偶尔回来看看你。所以,无论有小孩没小孩,都得学会跟自己相处,让自己过得开心,你不能总是走上一辈人的老路,除了孩子就什么都没有了。就是因为一些父母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才会整天逼着孩子结婚,觉得不结婚就不行,我是很反感这样的,你就不能有点自己的事儿吗?
对我来说,婚姻是一辈子的承诺,一定要找到真爱再履行承诺,谁也不能逼我将就。就算我爸妈也不行。有人觉得不听爸妈的话是不孝顺,可多少人听从父母的安排结婚生子,婚后一旦不幸福了,就理直气壮地埋怨父母:“谁让当初你让我结婚的?”这难道就是孝顺吗?我认为孝顺首先是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才是对父母负责,这才是真正的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