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村上彩——《半年前的食物塑造了今天的你》
(2015-07-20 08:49:58)
标签:
健康 |
分类: 读书笔记 |
CHAPTER
1
大部分现代人食欲的“传感器”都受到了干扰,有例为证——那就是患有代谢综合症的群体扩大了。
所谓的代谢综合征,其实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容易导致身体肥胖、内脏脂肪增多,从而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疾病,是造成心脏病和中风的原因之一。
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Protein)、脂肪(Fat)、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人类生存所需,缺一不可。
当食欲的“传感器”运转正常时,如果缺乏蛋白质,就会想吃鱼和豆腐这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一旦这个“传感器”受到了干扰,人们就只能感受到“多少吃点儿什么”的欲望。如果这个时候,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话,肯定会慢慢发胖。
事实上,减少热量摄取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瘦。瘦身真正的关键在于PEC的平衡,在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而不是去控制热量值。
当感到疲劳和精神紧张的时候,人们就会有压力。如果此时受到和压力程度相当的刺激,那么压力就会被抵消。
以刺激来对抗刺激——这是身体自然的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身心俱疲的时候,就忍不住想吃辛辣的菜肴、甜腻的点心、油汪汪的炸货和薯片之类的东西。
人感到疲劳时总是会一吃再吃。当疲劳已经导致身体产生不适的时候,“现在就要吃”、“要多多地吃”的欲望就会愈发强烈。
这就是干扰食欲“传感器”的因素之一。
能减轻体重固然值得高兴,但更有意义的变化则在于“食欲”。原来那么爱吃“肉和油”的他,开始认为清淡的日本菜“美味”,“好想吃”。
虽然有些构成骨骼的细胞好几年也不会有变化,但总体来说,细胞们平均半年就要整体更新一次。
制造新细胞的原料,就是吃进去的食物。换言之,刚吃的东西,半年之后就会变成身体的一部分。
大脑、神经、手足、肌肉等全身的细胞,都是由食物转化而来的。
如果只想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那半年后的你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想从此以后过上幸福的生活,那就需要把“怎么吃”放在与”怎么生活“、”怎么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好好规划。
抛弃”错误的食欲“,恢复身体本来对食物的渴望,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吃对身体有益的食物。也就是说,根本不用忍住想吃东西的念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还能拥有健康不发胖的身体。
”本能“会犯错误的原因,与人们的身心状态密不可分。当身心状态不佳时爆发的”本能“与健康时”本能“有天壤之别。”想吃甜食“、”想喝酒“这样的欲望并不会让身心状态好转。这只是因为,处在极端状态下的压力需要用另一种极端的物质来抵消。
”本能“与”正确的食欲“并不相同。总而言之,遵从本能并不会令自己幸福。
状态不佳时产生的食欲,我称之为”口舌之欲“,因为这并不是身体真正需要的正确食欲,只是为了满足嘴巴的欲望而已。
为了不发胖,不陷入自我厌恶的深渊,需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恢复正确食欲的方法,答案就是:20分钟的运动。
通过运动,身体清爽了,有力了,食欲的”传感器“也做好了”修整“的准备。
值得一提的另一点就是有害物质被排出之后,外加每日坚持两餐正常的饮食,良好的感觉就可以逐渐在身体中复苏。
这么做的话,身体就开始想要摄入真正需要的东西,食欲的”传感器“就这样慢慢恢复正常。
运动过后,人们会比平时更想吃蔬菜。
身体健康了,心情自然愉快,就能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因为这就是原本该有的状态,这也就是食欲”传感器“的作用所在。
但是,我们在压力过多的生存环境下过着饮食不规律的生活,就会摄入很多对身体有害的东西,导致食欲”传感器“失灵。
为了让它恢复正常,最好的途径就是运动。
CHAPTER 2
能令食欲的”传感器“恢复正常的运动,还是需要一定的强度。
标准就是做到浑身冒汗。
通过运动可以排毒,然后再摄入新鲜健康的食物,身体中就会有新的营养循环往复,也就是说代谢状态变得更好。
我最推崇的就是跑步。
通过运动,可以恢复正常的食欲。多亏了运动,才能让自己侧耳听到”身体的声音“。
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自己才会真正珍惜自己。
少盐、控油控肉、不吃甜食....这对于一贯重口味的人,或者身处聚餐环境的人来说,要做到这些需要有相当强的忍耐力才行,几乎所有人都失败过。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人是可以改变饮食习惯的,那就是生病。
不抑制食欲,不限制食物,而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对身体而言是有益的进食。即便是为了排遣压力偶尔猛吃一些垃圾食品,最后也会通过运动消耗掉。
运动的好处就是不用忍耐也可以轻松获得改变。
跑步的好处简而言之就是:比起跑步之前,切实感受到自己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压力会被强烈的刺激抵消掉。吃零食之类刺激性强的食物可以缓解压力,同样的,运动给人的刺激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而且,精神上的压力也能通过跑步缓解。
CHAPTER
3
如果不清楚各种菜品的营养价值,只要在颜色上搭配丰富,就保准错不了。
值得采用的是以下五种颜色:红、绿、白、黄、黑。红色是西红柿、洋葱、红肉之类。绿色是蔬菜,黄色是土豆和南瓜,也包括鸡蛋和奶酪,白色就是米饭面包。黑色除了黑芝麻外,也包括海带之类的海产品。
不用煮、炸的手法,多试试蒸、拌等方式。
我特别推荐的就是用醋来拌制食品。
光是改变烹调手法,就能改变调味的方式。
即便是在外面吃饭,也要把”五色五味“放在心上。
请尽量养成以周为单位的饮食习惯。如果在前半周蔬菜吃少了,那就有意识地在后面几天里多吃蔬菜。在工作日经常吃肉,周末就以鱼为主。一周都得接待客户的话,那就在餐厅变着花样吃,菜品不要重复。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在48小时以内就做到营养均衡。
为什么?其一是食物在身体内转化为脂肪所需要的时间虽然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从进食开始算起大概需要48小时。在此期间通过一些手段补救的话,能尽可能地减少体内脂肪的囤积。首选通过运动来消耗热量,但通过食物来调整也是可以的。另一个原因是可以让人养成迅速”拨乱反正“的习惯,即使偶尔饮食节奏被打乱了也不用担心。
尽可能在48小时内恢复正常,实在不行的话,底线就是7天。
把买水果的钱作为每月固定的支出。就像房租和保险费一样,是非花不可的。
就算在便利店买东西,也要挑选那些食材变化不大的,或者是能看出来原材料的食品。煮鸡蛋、关东煮萝卜海带、饭团、水果等。
吃掉那些还能保持原形的东西,所获得的营养价值最高。而通过加热、混合、添加等加工步骤得到的食物,其本身的营养可能会遭到破坏。
经常运动的人,”身体储蓄“丰厚,即使上了年纪,也能过着跟年轻时差不多的、快乐又健康的生活。
而那些饮食不规律、也不运动的人,本来就没什么”身体储蓄“,一直在吃老本,等发觉的时候”账户“上已经是零了。着急也没有用,回到年轻时的健康状态谈何容易。
身体的健康很重要,心灵的评定也一样重要。
所以我认为吃甜点、吃拉面、吃烤肉没有错。偶尔偷懒不运动也没关系。只不过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冒出”啊,居然吃了这个“的罪恶感,而是要学会感受“真好吃”的愉悦体验。
否则“精神储蓄”可是不会增加的哦。偶尔放肆一下,偶尔犯下懒,这些都算“精神储蓄”,为的是好好放松一下心情。
“身体储蓄”和“精神储蓄”的比例,我认为8:2最合适。
CHAPTER 4 食物是朋友,也是敌人
明白了“吃进去的食物塑造自己”的道理后,就该好好问问自己“到底都吃了什么”,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并往好的方面改正。这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综上所述,如果马上要上场的话,巧克力是最佳选择。而在长时间的会议或是通宵工作之前,吃饭团和香蕉更好。只有有意识地把“食物”当做朋友的人,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一个人的冰箱就能反映出这个人的生活方式。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的人,在实际生活中,恐怕也存了很多舍不得扔又多余的东西。
反过来说,要想知道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就打开冰箱看看吧。如果什么都往里塞,冰箱里过期东西一大堆的话,恐怕自己的代谢也不好。
饮食不仅塑造身体,也塑造精神。
有没有过好好地吃上一顿优质饭菜后,内心泛上满足感的经历。
如何度过一天24小时,决定了人生的幸与不幸。
只有在相同的时间里,创造更多正能量的东西,才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越是散发出正能量的人,身边会聚集更多的正能量。不用苦心经营,不知不觉中好事自然就会找上门来。
运动和合理的饮食锻炼了我的身心,使我拥有能够面对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
饮食和运动,确实能够改变一个人,改变他的人生。
吃好、运动好、照顾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