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蔡康永——《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2012-11-29 10:33:14)
分类: 读书笔记

古古如果会把话改顺序讲,她会讨人喜欢得多,别人下次也才有兴趣再打电话约她聚会。可是,要怎样才会知道讲话的顺序,应该哪句先、哪句后呢?以这次的电话邀约来说,其实需要把握的态度,只有很简单的一个,就是:别人并不是为了伺候你而存在的。

 

电视啊,就好像一个自以为很了不起的、喋喋不休的、很爱大声讲话的人,靠这样的一个人来打发时间或者消除寂寞,倒是很不错。但是家人晚餐或好友相聚时,有这么一个人在场是很受打扰的,电视对“闲聊谈天“毫无帮助。如果怕沉默带来的冷场,请不要给自己压力,不要逼自己随时要找话题。请优先把事情交给音乐来处理。

 

很多人以为懂美食美酒,就是有品味的人,我一点都不同意。懂美食美酒的无聊蛋,我见多了。跟这样的人聚会,你绝不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因为他们没有“以你为尊”,而是“以吃喝为尊”。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就算这个状态,只维持一顿饭的时间,也能让对方觉得“被重视”,如沐春风。

 

如果不想交浅言深的话,应该避开的地雷有哪些呢?

我的建议是:第一,双方很容易有苦衷的、不方便对不熟的人说的,比如说:财务状况、生什么病、感情状况、小孩的成绩等等。第二,是对方很容易有强硬立场的,谈起来容易起争执的,比方说支持哪支球队、讨厌哪个明星、信哪个宗教、吃素的攻击吃肉的等等。

很多欧巴桑不尊重这些界限,动不动就问人家:为何还不结婚?还不生小孩?一个月赚多少钱?房子买在哪里?她们以为这样是跟人家熟络,但其实这就是她们会变成可怕的三姑六婆的原因。

 

“喋喋不休”和“口才好”,完全是两件事。跟一个寡言的人共处一小时,是会很沉闷;但跟一个喋喋不休的人共处十分钟,应该你就会想掐死对方了。

 

讲话幽默的人,就像走路好看的人,你跟他走在一起,会觉得很平常的走路也是赏心乐事。而讲笑话比较像翻跟斗,翻得好不好姑且不说,但其实很少有人喜欢跟一个没事就翻跟斗的人一起走路的。

 

东张西望就能看到的东西,当然就是对方愿意让别人看到的东西,可能也是他渴望被人提到或问起的东西。要是见不得人的东西,对方绝对藏得好好的。所以,赞赏,要观察对方最渴望的部分。

 

只要你努力疏导对方的情绪,对方就比较可能把你当朋友,但你也不至于讲很多不该讲的话,变成日后他去搬弄是非的把柄。

对方充满怨恨时,宁愿做无害又可爱的小丑,不要逞强当强出头的英雄。因为他只需要推心置腹的“感觉”,而不是生死之交。

 

不管多么想摆脱对方,眼睛千万不要露出冷淡的神色,怎样都要表现出“等一下有机会再跟你好好聊”的热情。实施多变化,谁知人生的下一回合,这个人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算你此刻只想躲开她,也还是可以少树敌的。因为敌人是最恐怖的资产,拥有越多,你死得越快。

 

我花的心思越多,我就越知道,一个人很难“了解另一个人所受的苦。”当你自己腰痛到站不起来的时候,你真的很难分心去想遥远国家被水灾围困饿了三天的小孩的处境。

如果不能了解,就不要这样说。因为当事人向你倾诉的时候,她只需要你听,也许她也很需要你给她一点建议,但她可能不需要另一个人宣称有别人懂她的苦。她的痛苦折磨得她快死了,她不会觉得这种痛苦是“可替代”的。你这样讲,安慰不了她。

 

别人骂你一句,你回骂他一句,这叫吵架;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赞美,这就叫社交。如果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只是很礼貌地回说:“谢谢。”这样是落落大方,也很好,不过这一招通常比较适合天下第一美女和天下第一富豪,这类人常常被赞美到麻痹了。

 

相信我,用钱不用心地招待客人,花再多钱大概就只是六十分。反过来,用心不用钱地招待客人,就算只是吃饺子或者意大利面,也很容易就会创造出一个满分融洽的聚会。

 

你关心一个人,就会找话跟他聊,让他说话。我相信“倾诉”是人的本能,是原始人就开始依赖的生存之道。

“倾诉”和“饿了必须吃东西”一样,是我们活下去的生存之道。当你关心一个人,你就会给他机会,让他对你倾诉,而不是一味地喂他吃松露喝白酒而已。

所谓“用你的心”待客,无非就是关心你的客人,给他吃喝,但也给他机会倾诉。他要倾诉什么,他会自己找到机会说出来,只要你整晚三不五时给他这样的机会。

当然,不是每次待客都要这么用心啦。如果是你根本不关心的人,用酒把他灌醉叫他回家就收工了。但练习关心别人,而且表现出你的关心,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因为你生命中必须有你最在乎的人,你才会活得有滋味。而对那些你最在乎的人,你一定会关心,而且更重要的,是把你的关心表现出来,让他们收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