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频——《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I——一个创意人的人生蓝图&笔记本圆梦学》
(2012-01-02 11:32:35)分类: 读书笔记 |
**************************************************************************************************
- 全心全意地做好你喜欢做的事,做到极致,做到顶峰,做到能见度最高,资源自然会流向你,不需要担忧经济的问题。
- 创意是一种生活态度:他可以在与自己独处时,享受完全的自得其乐;与别人相处时,也能创造出很有趣的氛围。创意若有目的,就是为了把每一天活得独特且精彩。如此而已。
- 过一个“自主、自由、自在”的人生,才是我选择过一个“创意”生活的关键,这样的生活,让阅读、写作、写文案、出国旅行、看电影与表演、演讲开课等各个面向都mix得完美,所以对我而言,没有“工作”的概念,只有“生活”的概念,我只想创造每天非凡的生命体验,只想把每一天活得无懈可击,这就是我对“创意”比较广的定义。
- 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不必花很多的钱,只要换个心境就好。
- 至于恢复感官的方法,可以大量阅读、吸收信息、参与文艺活动、持续创作、常去旅行、多与精彩的人交流.....如果能重新洗涤、蜕变身心,唤醒感官灵敏之后,就不一定要再大量仰赖那些“来自外在的维生系统”了。
- 早期我在写文案时,鲜少看别人的文案作品或是创意书,等到自己的风格系统建立好了,这类相关的书对我不会有摧毁性的影响,我可以过滤、挑选、改装信息进我自己的风格架构中,不会被干扰。
- 最终极的创意能力,就在人的感官、思维、心境、态度上.....重点不是外在的环境是什么......只要有一个人改变了,整个环境就变了。一个人很快乐,他所到的地方一定都会被感染。
- 如果我把写文案当成一件很痛苦的工作,我就不可能把它做得很好。我在写文案时一定是非常开心的,就像在写日记或是创作般的好心情,会在很舒服的地方,放很舒服的音乐,喝很舒服的茶......以“游戏玩乐”的态度,面对眼前的事。重点就在“态度”的转变,态度一变,就没有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因为眼前的每件事,都变成了你喜欢所以才去做的事。
- 写文案、去提案、去旅行、写专栏、看电影、看表演、去演讲......对我来说都不是工作,都是我的生活。去开会时我都是想:“等下我要去见见与我不同的人,跟这些人聊一下午天,聆听他们的讲话,讨论他们的星座,猜他们背后有哪些心事与弱点。”所以我常会跟我的客户、同事或是采访过我的记者们做很好的朋友,而且是非常要好......通讯录里没有所谓工作关系,都是朋友关系。
- 我阅读、看电影的时候非常投入。音乐会时,我只留耳朵;吃饭的时候,我只留味觉和嗅觉;欣赏一朵花时,留下一双眼睛.....一次只用一两个感官,就会让那个感官发挥到极限.....很快地,你就会找到每一分每一秒呼吸的活力,连在走路时都充满了创意,活在当下,活得最真...
- 你先要成为自己,发展自己的特色。
- 你先设定你选择广告公司的标准,而不是让公司来选择你。记住,标准在自己身上,不在别人身上,更不在那些等着被人家称斤论两的人身上....你一定会有方法找到适合你的公司,只要你确定自己喜欢、适合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你们的调子相近,合作起来不会时互相抵消而是倍数加乘。
- 完美从来不是外面的事物,而是你的眼,你的心,你看待生活、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完美的。若是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人生太棒了,简直就是完美到不行,没有任何一个人过得比你精彩,那你就已经是最有创意的人了.....
- 听一个人说话十分钟,如果他都处在“很兴奋、看什么都好”的状态,一定比处在“悲观、低迷、沮丧、抱怨,看什么都绝望”的人有创意。
- 去尝试一些新的刺激系统,或是换一下你的焦点——去找一些你会有感动的素材,如小说、电影、人...只要能让你哭、让你笑、让你重新有情绪、重拾勇气和希望、从困顿中顿悟、从麻木不仁中恢复意识的...都可以,而且要去亲近那些让你有活力的人,记录第一时间的感动......我非常珍惜那些让我掉眼泪并感动的故事、音乐、对话,我会去分析这些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点触动了我。可能是分离、死亡、爱、恨...应该存起来作为自己恢复知觉的急救包。
- 至于时间压力,习惯了就好。
- 迪拜酋长的想法就是,没有人会记得第二个登上月球的人。
- 多去读别人的作品,试着从画家的画中,去了解她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再去看她的传纪,去验证你的推论。透过这样的练习,你可以充分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推理力。
- 最重要的就是多练,熟能生巧。这部分是没有办法偷懒的。
- 要多写,真诚地写。我觉得文字是否动人,在于文字背后所呈现的故事是否能感动人。
- 我每周再忙,都会到音乐厅或剧院去看表演。
- 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创意人永远是个乐观的生产者。
- 对我而言,事前与客户、营销人员做最充分的沟通,把那条在高空的绳索拉出来,这绳索就是营销策略、目标、预算,然后创意人员只要不离开这条线,要怎么翻怎么跳都行,只要够引人注目,且不会摔出绳外,这就是创意在商业线上游刃有余的比喻。
- 所有量入为出的人都缺乏想象力。
- 当这世界上没有你害怕的事情,没有你害怕的人,没有你害怕的后果的时候,其实就没有制约这件事。
- 创意本身要有很大的胆量,没有时间去担心或害怕。
- 没有你害怕的事,没有你害怕的人,连失去与死亡都不怕,活得肆无忌惮、目中无人,创意才有空间把精彩的力道展现出来。
- 没有想象力的人就没有力量,没有版图,想象力是最快、最大、最好的实现动力,可以用来改变你的过去、现在、未来——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你,就请重新定义、重新改写过去的你。或是从许多可能的未来中,选一个你最想要的版本,回射出你的现在,看现在的你需要做怎样的调整.......帮自己下新定义,把今天变得与过去截然不同,把生活过到最好的版本。把今天过好到任何人要跟你交换人生你都不要。
- 先感动自己与身边的人,才能感动众人。
- 以前的生活历练不是很充足,所以努力看书、找信息、雕琢文字,如今写文案对我而言,就像开启水龙头般地轻松容易,只需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其他多出来的时间,都是在补充能量。我充电的时间,比我写文案的时间多了几百几千倍。
- 一开始的扎根很重要。阅读就是在扎根,我希望我的学生每天空出至少半个小时看自己喜欢的书,并且试着去融入书中世界,同时还要跳出来看自己所见到的东西。
- 读者、听众能否透过我的文案,对着商品或活动瞬间产生注目、兴趣、深思、认同、喜好、记忆、传播、行动,是我最重要的评量点.........98%的成败都在封面或标题上,但往往企宣人员花最多时间在内页,赶到最后才把封面草草定案,结果很多收件者,是连封面看都没看两秒,都直接丢进垃圾桶。
- 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需要被感谢。要知道每一段过程都是完美的,都是必要的。
- 无论谁看都哭,只是哭的那个点不同,但那感动跨越了一切人的差异。
- “说服”是要有创意的,要知道对方的频道是什么,他想听怎样的语言,他想要什么。如果你的文案,无法成功说服你的主管或客户的话,那你本身也不是真正的创意人....所以我写完文案后,会以对方的立场来看这篇文案,想象他会以什么方式看,可能会问怎样的问题。
- 真正的创意应该包括:写出有创意的作品、有创意地提案通过、有创意地执行出来、放在有创意的媒体上面、以有创意的方式接触消费者。
- 目前都感叹现在年轻的文案已经不大看书,不像当年为了写好一篇文案,几乎像发了疯似的买书、看书、翻图、看美术展、看电影、看表演,彻夜苦思、开无数次会,只为了诞生出一句最强的文案。
- 真正的创意人是没有绝境的,他永远都能绝处逢生,永远都只有现在的自己,与更好的自己。
- 老师:请别把你的框架与价值观强加在学生身上。
第二篇
- 我一开始并没把自己设定成作家,只是一个热爱看书与书写的人而已。
- 分享是不怕受伤的。
- 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是作家,只要在你的生命里,因为你很认真地经验每分每秒,萃出一些独特的看法与收获时,你只需透过技术就可以把它写出来,它会变成很重要的分享点。这个分享点会让你的生命版图变得很大。不要小看一本书的出版,畅不畅销已不是关键,有时候它会带来好几个对你生命非常重要的人,或是带来非常重要的机会,只要几个,你出版这本书就值得了。
- 如果你想写书只是为了要经历创作过程,那么写日记就好了。但你若真的想分享给更多人,我会说“勇气”很重要。
- 我从不恋战过去,我眼前只有现在与未来。
- 如果你不害怕自己内在的声音,也就不会畏惧别人对你的批评了.
- 写作是一种让我活下来、活得好的状态。
- 拟定出书计划,倒推计划表...不必对自己严苛要求到无法出手。
- 梦想,如果没拿梯子逐步往上,就永远只是天边的梦想。
- 把表达欲在最浓烈的第一时间向内聚集、沉淀、淬炼、生产上市。
- 要成为一个好作家之前,你必须先成为一个好的读者、好的观众。
- 去写一本你“非写不可、不写会死”的书,不要去写一本你“可写可不写”的书。
- 分享有很多种方式,也不一定要以出书的方式......只要你所选的形式,可以百分百地传递你想传达的情节与情绪,任何形式都可以。
- 旅行中的图文记录还是很重要的。行前多看相关的资料、多问已经去过的人,好好安排一趟独特的旅程。沿途放掉所有成见,放开所有感觉去感受,每天简要记录。回来后第一时间把感动的细节专心写下来,写成一本书,或是逐周放在博客上。
- 我们总是太高估十年后能做的事情,而低估了一年内能做到的事情。
第三篇
-
不带成见、不带惯性去旅行......旅行是强迫自己离开惯性的生活方式:换一个时间睡觉,换一种姿势起床,换一套口味的早餐,换一个语言聆听。 - 每一次旅行,我的人生就会产生重大质变,连看世界、与人谈话、走路步调都不一样了。
- 我们能不能现在就放下一切,背起包去旅行?
- 对我而言,所到之处就是家——家的定义不在地点,而是心灵状态.......凡走过之地都是我的版图、我的原乡、我的家....这些世界各地的旅行体验,比住在固定的豪宅,更令我兴奋。
- 旅行其实是动力问题,如果你真的想去旅行,就算身上只有一点钱,你也会想办法边打工边赚旅费,想办法累积假期,想办法克服所有的困难。
- 我无法预言自己明天是个怎样的人。
- 生命是一条很有智慧的流,流经高低起伏的地表...完全不必决定方向。
- 如果我50岁,我不会与20岁的人竞争工作,我会去找适合我50岁做的事,而且必须是我喜欢的事。
- 有勇气、有梦想、不畏别人眼光、不怕失败的人是永远年轻的,如果不敢冒险,就算18岁也没有活力,如果敢挑战自己的极限,就算80岁也是无人能敌。
- 1. 在年底时,先列出新的年计划(必须完成的关键大事)、月计划、日计划,把你最伟大、最恢弘的梦想版本列进计划之中。每周留一天是不排事情的,以防万一有新计划插进来,或是哪一天未完成进度时可弹性使用。2. 排计划时,请从三天后才开始进入计划。是为了让身心准备妥当。3. 体验自己已完成计划的喜悦。 4.每天必须专心地,把该日的进度有效率地完成,完成之后才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5.每完成一项大计划之后,可以安排一个短期或中期的旅行犒赏自己。
- 心灵修行很简单,只要放个让自己平静轻松的音乐,跟自己好好地在一起,很快乐地独处,很深入且勇敢地探索,注意自己的呼吸.....不需要花钱,不需要远赴任何地方。心灵修行是要让生活过得平静快乐。
- 我们从自身的角色中体悟到了什么课题。
- 重点是“你”(不是对方)怎么扭转心念......如何让自己不要再闹剧式地重复悲剧,就看你的智慧与决心。
- 你的内心和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内心到底要什么。
- 要以“正面词”“现在完成式”的口气来许愿。
- 把现状调整成与愿望一致的状态。如果你希望有伴侣,那么你认真思考,你真的已经准备好过两个人的生活吗?重新看一下你的生活、你的环境,有哪些并不适合两人生活的,是否需要做调整?
- 不能把愿望加诸某个人身上,要创造而非争夺——不必限制他一定要是原来的那位。
- 如果想得到你要的东西,唯一的方式,就是给对方他所要的东西。
- 现在所有被你吸引来的人事物,都是来成就你,而不是来考验你、阻扰你的。
- 当我们了解,所有的发生都有其深刻的道理,所有的组合都是最完美的时候,我们当下就圆满了,生命便全盘蜕变成享受、庆祝、分享、感谢四件事而已。
- say thanks to everyone之后,我的生命变简单了。
- 让自己只专注在有意义的事上,不浪费生命在无谓的事情上——让去年的自己,很羡慕现在的自己。
前一篇:理查德•怀斯曼——《59秒》
后一篇:深夜,来自美国好友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