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泰戈尔诗中的“神”? 泰戈尔 六
(2012-06-03 11:44:08)
标签:
诗歌赏析泰戈尔文化 |
分类: 诗歌赏析 |
怎样理解泰戈尔诗中的“神”?
欣赏泰戈尔诗作,常常会碰到这个问题,因为他的诗歌中,经常写到神。他笔下的大自然——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花鸟草虫,都具有某种神性。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泰戈尔肯定有他的宗教信仰,也敢肯定他是一位泛神论者。
如果不了解他的宗教信仰,这个问题也许就无法回答。要了解他的宗教观,得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去了解泰戈尔的家庭环境,了解家庭环境对他的宗教观有何影响;另一方面,还得从作品入手,从诗歌中去理解、体会他的宗教观,解读诗中的“神”、“上帝”的具体内涵。
泰戈尔1867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
他的祖父,是德瓦勒凯那亲王,以其显赫的一生著称于世。泰戈尔的祖父,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创始人拉莫汉的朋友。泰戈尔的父亲,在许多方面是出类拔萃的。艾吉库玛·查克拉瓦蒂曾为他写过传记。泰戈尔的父亲因为他独特的宗教信仰被人称为“大哲”;大哲的神的观念、大哲对宇宙的理解,对大自然的热爱,他的文化教养……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儿子泰戈尔。
泰戈尔的父亲对他的影响是明显的。《泰戈尔评传》指出:“尽管大哲是位神学家,缺乏他儿子所具有的那种丰富的想像力,但毋庸置疑,形成罗宾德罗那特(即泰戈尔)诗集背景的那种哲学是植根于他父亲的教诲之中的。”
泰戈尔出生于一个对东西方文化兼收蓄的开放家庭,从小就受到东西方文化的薰陶。泰戈尔是有“东方和西方的精神文明的气氛中,并在那间喧闹的、永远挤满那些不断地唱歌,写诗,讨论神学、哲学和文化问题的人们的乔拉圣科的小屋里度过了他的童年”。这种家庭环境,对泰戈尔一生的成就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泰戈尔心目中的“神”
要了解泰戈尔心目中的神,必须先了解泰戈尔的宇宙观念和哲学观念。
泰戈尔的宇宙观念中,特别强调人的精神的作用。他认为,如果没有人的精神作用,物质世界是毫无意义的;客观事物只有在融入人的精神之中时,才会变得真实和美好。(此处不去评论泰戈尔的哲学观念)
他向往人的精神的自由。他认为,人的需求有两种,一种是物质需求,一种是精神需求。如果人只把自己限制在物质需求中,这种人并没有得到自由。自由不仅是政治经济上的自由,还必须将灵魂从物质需求中解放出来。当灵魂得到这种精神解脱时,自由才有它的价值。
据此,他提出了“有限”与“无限”的观念。泰戈尔的诗作中,常常遇到“有限”与“无限”的诗歌。泰戈尔认为:人的身体是有限的 ,人的精神是无限的;如果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精神的力量,他就会感到他比有限的世界要伟大。
他在《人的宗教》一文中,提出这样的观点:无限在有限中并通过有限表现自己。个人必须克服他的贪欲和自私,在毫无偏见的工作中,在科学和哲学中,在文学和艺术中,在服务和崇拜中表现自己。
《泰戈尔评传》的作者指出:“这就是他的宗教”。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泰戈尔的宗教,与世俗所说的宗教还不完全相同,他的宗教还不完全指的是一般宗教中崇拜的虚无的“神”,他的宗教与人有密切的关系,是人的精神的神圣化。
我在写这篇博文的时候,网上找到了研究泰戈尔的专家刘建先生所撰《从人的宗教看泰戈尔的宗教思想》一文。这篇文章很长。对我们理解泰戈尔笔下的神有很大的帮助。
刘建先生说:泰戈尔在许多场合说过,自己的宗教是“一个诗人的宗教”或“一个艺术家的宗教”,“既不是一个正统的虔诚的人的宗教,也不是一个神学家的宗教”。
刘建先生认为,泰戈尔诗中的“神”是人格神。
泰戈尔在《什么是艺术》中形象地描绘了他和印度人民心目中的这位人格神。泰戈尔说:“与我们同在的神并不是一个遥远的神;他属于我们的寺庙,也属于我们的家庭。我们在所有关乎恋爱与慈爱的人际关系中,都感觉到他与我们的切近,而在我们的喜庆活动中,他是我们尊敬的主宾。在开花与结果的季节,在雨季到来的时候,在秋天的累累果实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披风的边缘,而且听到了他的脚步声。我们通过我们崇拜的所有实在对象崇拜他,在举凡我们的爱是真挚的地方,我们爱着他。在善良的女人身上,我们感觉到他,在真诚的男人身上,我们认出了他,在我们的孩子们的身上,他这个‘永生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再生。”泰戈尔认为,在我们这个世界,“神”是无处不在的。
刘建先生在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把泰戈尔的宗教思想概括为四方面,这四方面也是此文的小结。这对于我们理解泰戈尔笔下的“神”有很大的帮助。我摘要抄录如下:
“第一,泰戈尔的人的宗教虽然承认神的存在,但却与以往的传统神学不同,不再将神置于绝对的主宰地位。诗人强调的不是神的绝对权威,而是神的人格,神的人性。他的神其实就是一个理想的人,一个完美的人,一个伟大的人,一个真善美的象征。显然,泰戈尔的神是一个具有人性的神,一个体现人的内在本质的神。神在泰戈尔的语言中成了一个符号,成了真理、知识和美德的化身,成了他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的象征……
“第二,泰戈尔的人的宗教思想是以人为本的。这样一来,人成了宗教的核心。传统神学以神为中心,而泰戈尔则以人为中心。传统宗教让人去膜拜神,敬畏神,但泰戈尔却让神来寻找人,接近人。泰戈尔弘扬的人本主义思想,实质上是对传统神学的否定。……
“第三,泰戈尔的宗教思想既然以人为本,也就自然反对偶像崇拜和烦琐的传统宗教仪式。他说,‘把礼赞和数珠撇在一边吧!你在门窗紧闭幽暗孤寂的殿角里,向谁礼拜呢?’泰戈尔认为,人只有通过完善自我,通过追求真善美,通过爱,才能接近神,证悟神。企图通过诉诸表面形式礼拜神,只能是缘木求鱼。把人从传统宗教的教条、戒律、仪式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人才能认识宗教的真谛,找到自我,获得精神自由和思想自由……
“第四,泰戈尔的宗教实质上是一种精神信仰。这是印度传统的一种延续。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其实是一种低层次的追求。用泰戈尔的话说,这有些类似动物的本能,而精神生活是人所独有的。只有高尚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才能给予人至高的愉悦,才能体现出人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