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公开课 《数的认识》总复习教学设计
(2012-05-09 13:00: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B13每教师年开公开课1次及以上 |
《数的认识》总复习教学设计
黄屿小学
教学目标:1、比较系统地理解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能对各种数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重点:理解各种数的意义,找到他们内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运用数轴表示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学习数学,研究数学,一定离不开——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数
的有关知识,复习数的认识。
二、复习各种数的意义:
1、在小学阶段,我们都学过哪些数?
2、关于这些数,你都知道些什么呢?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中知识链接环节
的第2题,对有关这几种数的知识进行一下梳理。
3、全班交流。
(1)什么是自然数?有多少个?自然数的作用是什么?最小的自然数是多
少?自然数的单位是谁?
(2)什么是整数?自然数就是整数,对吗?举例说明。谁的范围更大?整数是由自然数与负整数组成的。
(3)什么叫分数?举例。这几个分数有什么差别?——真分数、假分数。
什么样的分数叫真分数?什么样的分数叫假分数?它们的分数值与1相比较,怎么样?大于1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4)什么叫小数?举例说明。说一说各表示什么?也就是几分之几?
我们学过的小数可以分为几种?什么样的小数是有限小数?那无限小数呢?你学过什么样的无限小数?举个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例子。那到底什么样的小数是无限循环小数?
(5)什么叫百分数?它与分数的区别是什么?
(6)举例说明什么是正数、负数?负数表示的意义与正数正好是——相反的。
三、分类整理:
1、完成导学案加油站中的题目。
2、交流:
(1)填法。
(2)哪些数是正数?正数分布在哪里?
小数、分数、百分数分布的区域有什么联系呢?为什么会这样?
四、应用提高:
1、数的产生。
(1)远古时代,世界上是没有数的。你知道当时的人们用什么方法来计数的吗?
进入学案的友情连接环节。
(2)人们已经创造了无数个自然数,为什么还要创造负数、小数、分数……?
2、达标检测:
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环节的3道题。
五、课堂总结:
由于需要,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数。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这些数只是其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数有待于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去认识、去运用。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