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组校本教研活动:九年级老师集体备课

《酶的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点击考纲】
1.知道酶的概念
2.说出酶的主要特点
3.举例说明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4.能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复习目标】
1.通过概念辨析,知道酶的概念
2.能说出酶的主要特点(专一性、高效性)
3.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对比实验分析得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
4.理解探究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重难点分析】
1.重点:酶的特点,能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2.难点:能根据探究要求,会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能预测实验结果,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能准确表达实验步骤和结论。
【总体框架思维导图】
【基础知识回顾】
一、酶的概念
1.酶: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种蛋白质。
概念辨析1:作为催化剂,具有化学反应前后
概念辨析2:作为蛋白质,是一类由
例1:白化病(albinism)是皮肤、毛发、眼睛都缺乏黑色素的一种先天性疾病,是由于控制促进黑色素形成的酶的基因异常,导致无法合成促进黑色素形成的酶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病。该实例说明酶的合成是受
对点练习1:关于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作用
C.酶的产生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二、酶的特点
1.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例2:已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变蓝色,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催化作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方案。
(1)实验前,根据已有知识,你的假设是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3)实验时,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馒头屑,再向A试管中加人2ml唾液,向B试管中加入1ml清水,分别搅拌后放人37温水中保温10分钟。此步骤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4)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预计会变蓝的是
对点练习2: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上,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斑块个数是
(
A.
C.3个
2.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例3:酶的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何不同呢?小明做了下面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请填写实验结论。
|
3%的H2O2溶液 |
肝脏研磨液 |
FeCl3溶液 |
蒸馏水 |
点燃无火焰卫生香插入试管后现象 |
试管1 |
2ml |
2滴 |
|
|
复燃剧烈 |
试管2 |
2ml |
|
2滴 |
|
复燃微弱 |
试管3 |
2ml |
|
|
2滴 |
不复燃 |
结 论 |
|
对点练习3: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
(2)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的释放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探究
例4.
项目 |
|
||
1 |
2 |
3 |
|
淀粉酶溶液 |
1ml |
1ml |
1ml |
蒸馏水 |
1ml |
|
|
NaOH |
|
1ml |
|
HCl |
|
|
1ml |
淀粉溶液 |
2ml |
2ml |
2ml |
温 度 |
|
|
37 |
碘液 |
1滴 |
1滴 |
1滴 |
预测现象 |
|
|
|
(1)请你将表格内填完整。
(2)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有以下步骤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淀粉溶液;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酶溶液;分别向3支试管中加入1ml的蒸馏水或NaOH溶液或稀盐酸HCl; 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滴碘液。将3支试管中分别放入37的水浴中保温5分钟,其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变量分析:本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中要控制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科学实验中也用到此方法的请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个)
例5:图中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加入2个试管,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装置 |
A |
B |
C |
D |
E |
F |
水浴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凝乳时间(min) |
不凝固 |
7.0 |
4.0 |
1.5 |
4.0 |
不凝固 |
(1)比较装置B和D的结果发现:B的凝乳时间长而D短,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______的影响,
(2)解释以下两种处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将装置A中的混合物加温至40时会发现
将装置F中的混合物冷却至40时会发现
(3)凝乳酶在接近中性的条件下活性最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在实验过程中将溶液pH值调到接近_________并且做到实验过程始终都在___________之下进行。
(4)为什么酶和乳汁混合之前在同一水浴环境中保温15min实验结果更准确?
(5)若将酶和乳汁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归纳总结: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活(不可逆),而低温只是使酶暂时失去活性,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适宜的温度和PH值酶的活性强。
四、酶的知识拓展与应用
例6:科学研究表明,初中学习的酶的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严格地说: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核糖核酸)。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这种酶相同的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D.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思考:1.咽到胃里的唾液还能继续消化淀粉吗?为什么?(不能
2.胃蛋白酶为什么不消化自己的胃?(胃壁上有脂质粘液,pH=7左右,阻隔胃蛋白酶分解胃)
3.若某药物对胃产生强大刺激,可以将药装在由
【实战演练】
1.
A.酶起催化作用
2.
A.不断上升
3.根据下表记录,回答有关问题:
|
1 |
2 |
3 |
4 |
5 |
6 |
米糊(ml) |
2 |
2 |
2 |
2 |
2 |
2 |
蛋清(ml) |
/ |
/ |
/ |
/ |
/ |
/ |
唾液(ml) |
2 |
/ |
/ |
/ |
2 |
2 |
胃液(ml) |
/ |
/ |
2 |
/ |
/ |
/ |
清水(ml) |
/ |
2 |
/ |
/ |
/ |
/ |
化学催化剂 |
/ |
/ |
/ |
2 |
/ |
/ |
温度() |
37 |
37 |
37 |
37 |
100 |
37 |
pH |
7 |
7 |
7 |
7 |
7 |
12 |
放置时间(分)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碘液(滴) |
2 |
2 |
2 |
2 |
2 |
2 |
现 象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变蓝 |
变蓝 |
变蓝 |
(1)对比
(2)对比
(3)对比
(4)对比
(5)对比1、5试管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
4.
(1)该小组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充分搅拌,这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__。
(2)鉴定淀粉所特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1、2号试管置于37的水中保温10分钟后取出,再向试管内滴加鉴定淀粉所特用的化学试剂,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__号试管,2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1、2号试管置于加了冰块的水中10分钟后取出,再向试管内滴加鉴定淀粉所特用的化学试剂,变蓝的是_____________号试管。
(5)从上可知:淀粉在口腔中可以被_________消化,而且其消化过程受__________影响。
(6)认为能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情况是图_____。
5.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所给的材料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确实是受温度的影响的,完成实验步骤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提供的材料如下:试管3支,淀粉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碘液,37的热水、100的沸水和冰块,胶头滴管2支。
项目 |
|
||
1 |
2 |
3 |
|
淀粉溶液 |
2ml |
|
|
温度 |
|
|
冰块 |
淀粉酶溶液 |
|
1ml |
|
碘液 |
1滴 |
1滴 |
1滴 |
预测现象 |
|
|
|
(1)请将表格根据实验要求填写完整
(2)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正确实验步骤是 (
在三支试管中各滴入一滴碘液,摇匀
在三支试管中各自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取三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将三支试管分别放入60左右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3)实验变量分析:本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因变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说明: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用法:洗涤前先将衣服浸于洗衣粉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最佳。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右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
(2)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如下实验,并把结果用曲线图A、B表示。
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约为
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
(3)该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
(4)大力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