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林晗)

(2024-05-08 12:46:50)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学校:鳌江镇七色花幼儿园

项目名称

中班段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李金钗

活动时间

2024.4.3

活动地点

中一班

活动主题

拜访春天

主讲(主持)人

林晗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中班段全体教师

申请学时

主讲2学时

其他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活动内容:《春雨的色彩》

     1.理解不同事物淋到春雨后,春天景色所发生的变化,感受春雨的神奇魔法。

2. 掌握“春雨是 × 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 ×× 上了,×× 变 ×× 了”的句式,结合春色仿编。

活动准备

1.草地、柳树、桃花、杜鹃花、油菜花、蒲公英等图片。

2.挂图 4 号。  春雨雨声音频。

活动过程

一、春天的美丽景色

二、聆听春雨雨声音频,教师朗诵散文诗第 1—2 段。

1.这是什么声音?春雨是大自然的魔法师,它落到哪儿,哪儿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出示草地、柳树、桃花、杜鹃花、油菜花、蒲公英等图片

让幼儿初步感知春雨落到不同事物上所发生的变化。

3.你看到了什么?春雨落下来,它们变成了什么颜色?

总结幼儿经由观察得出的春雨猜想,并朗读散文诗第 3—5 段。

提示: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基于散文诗中的句式以提升,如“春雨落到桃树上,桃花红了”。教师逐渐引导幼儿学说句式,但要适当放慢节奏,中间串以小问题,如“柳树发芽了,变成了什么颜色?”同时要逐渐引导幼儿在这些现象和春雨之间建立联系。

   4.出示春天各色事物的图片(如:郁金香、梨花、报春花),鼓励幼儿大胆描述春天的景色。

5.春雨可真神奇,给那么多的植物宝宝送来了漂亮颜色,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的大地妈妈会变成什么样?谁能用好听的词来说说。

二、小动物眼中的春雨

    1.朗诵散文诗第 6 段,并鼓励幼儿自由猜测春雨的颜色。

2.教师:听了小朋友们的表扬,春雨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猜猜春雨还会落到哪儿?什么植物也变色了?变成什么颜色了?哪些植物也变成了这种颜色?

提示:教师要根据幼儿自由发言的内容,及时帮助幼儿梳理春天里会变成同种颜色的景物(尽量选择幼儿常见的植物,如玉兰、樱花、梨花、风信子、海棠、桃花等),并引导幼儿学说“也”的并列句式。学说句式时,要避免简单重复的练习,最好是教师有意识地用“也”来总结。

4. 幼儿尝试学说句式:“春雨落在了 ××,×× 绿了(红了,黄了,白了等),×× 也绿了(红了,黄了,白了等) 。”

5.提示:为支持幼儿对散文诗结构的理解,辅助幼儿后续的创编表达,教师可通过制作“春雨落在了 ××,×× 变色了;春雨落在 ××,×× 也变色了”的结构图谱和色块贴纸,让幼儿玩“图谱填色造句”游戏,进而更好地掌握散文诗的结构。

6.引发幼儿有情感地表述。

教师:喜欢这景色吗?那可要把感情表达出来,如果觉得声音不够,你还可以用表情和动作告诉我们,你很喜欢这美丽的春天和这神奇的春雨。

三、我眼中的春雨

1.幼儿自由讨论对春雨颜色的看法。

教师:不同小动物认为春雨是不同颜色的,那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什么?

2. 提示:此环节教师可视幼儿的现场反应来发展幼儿的批判性思维。春雨的颜色是开放性讨论,只要幼儿讲出自己的理由即可。若有幼儿提出“花草变色不是因为春雨,而是它本来的颜色”,教师可顺势向幼儿介绍该作品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3. 象征:春雨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以此来提升幼儿的经验。

4. 结合挂图 4 号,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5.教师:春雨可真神奇,带给我们那么多美丽的色彩,下次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在幼儿园或者公园里找找,亮眼睛的小朋友一定还能找到更多漂亮的色彩!

 

 

签到栏

(可附页)

 

 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林晗)

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林晗)

过程确认

 

                           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林洁

                           时间:2024年4月12日

说明:活动发生两周内,校本研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