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落叶》

标签:
周丹丹 |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平阳县鳌江镇七色花幼儿园
项目名称 |
大班段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王瑶 |
活动时间 |
2017年11月16日 |
活动地点 |
大二班 |
活动主题 |
《落叶》集体备课 |
主讲人 |
|
参加对象 |
幼儿园大班段教师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活动目标: 1.能专心欣赏散文,理解内容,感受秋天叶落的优美意境。 2.初步领会散文中拟人与夸张的修辞手法,并能由此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仿编。 3.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加深对作品的体验与理解,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表征。 4.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家长、幼儿、教师共同收集有关资料,引导幼儿感受秋季气候的变化;了解相关季节气候变化对人类、动植物的影响。 2.物质准备: (1)拍摄幼儿秋游时观赏秋景和收集落叶的相关活动录像资料。 (2)动画课件、电视机、摄像机、录音机、音乐磁带。 (3)准备各类落叶、玩偶、插入式仿编操作卡、落叶做成的表演道具(皇冠、面具、扇子、服饰等)、落叶图书一本、供幼儿拓印及拼贴活动的材料(如 图纸、胶纸、剪刀、彩笔、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谈话引题:小朋友,上次老师带你们去虞山上秋游的时候,拍了一些照片,你们想看吗? 师:你看到了什么?(树叶黄了,落下来了。。。。。。) 小结:秋天到了,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了,有一片树叶飘呀飘,飘到了我们教室里(出示落叶实物)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落叶》(播放诗歌录音) 二.播放动画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散文,并通过看、听、说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师: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分段演示课件同时配以肢体动作引导幼儿领会并理解诗歌内容。(利用课件动画画面以及肢体动作,引导幼儿分段欣赏作品中拟人与夸张的内容(如: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1、播放动画,分段学习,运用问答式的方法以及肢体动作来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 a、播放课件1,师提问:秋天到了,树上的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丰富词汇:飘落)b、播放课件2,师提问:树叶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 c、播放课件3,师提问:树叶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 d、播放课件4,师提问:树叶还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 e、播放课件5,师提问:树叶最后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是怎么说的? 2、组织幼儿讨论:燕子为什么说来信了?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 (1)、幼儿分组讨论;(2)、集体交流与分享;(3)、根据幼儿的回答,师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的,叶子变黄落下来就是秋天告诉燕子,天气变冷了,提醒小燕子要到南方去过冬了,因为南方可暖和了。 3、师总结: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落下来离开妈妈的怀抱;以及秋天到了,天气变凉了,小燕子就要飞到暖和的地方去。 (三)、朗诵散文诗,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小朋友,刚刚我们一起分段学习了散文诗,现在就请小朋友跟着动画一起来朗诵这首散文诗吧。 三、仿编散文诗。 1、师引导:落叶可以当做房子,当做小船,当做伞和信,落叶还会落在哪儿?还有谁看见了?又把它当什么?谁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 2、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后仿编。 3、分享与交流:将自己仿编的诗歌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说出来。 4、将自己仿编的诗歌内容画出来。 5、展示作品并相互评价。 四、分组活动(延伸活动)1、利用叶子制作成的皇冠、面具、服饰等表演道具,播放配乐散文诗、乐曲《小树叶》等,让幼儿表演散文内容或进行歌表演。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活动反思: 活动《落叶》是我们很少接触到的诗歌欣赏。由于最近都在上有关树叶的主题活动,小朋友们对身边的落叶都很熟悉,所以孩子们对活动比较感兴趣。特别是最后的仿编诗歌,我发现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很仔细,幼儿说:“树叶落在草地上,七星瓢虫爬过来,躺在上面,把它当做摇篮。”、幼儿说:“树叶落在草地上,小猪拿起来,把它当做扇子。”等等,小朋友好象对仿编诗歌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把他们编的句子合起来编到诗歌里,小朋友听到是自己编的句子,都非常兴奋,编的就更起劲了。 虽说到最后活动将近半个小时,但时间好象还是太短。于是,我就请小朋友活动后找个好朋友一起编,或编给老师听。活动后我想,孩子对仿编诗歌的兴趣这么高,何不请他们把编好的句子让爸爸妈妈写好带到幼儿园来,再编成新的诗歌,贴在班级里,孩子们肯定会更开心的。 |
||
过程确认 |
情况属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