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钟管幼儿园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2012-01-09 12:44:13)
标签:

钟管幼儿园

大班教研组

杂谈

分类: 论文

钟管幼儿园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大一班  傅丽芳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作为班主任老师站在这里与大家进行交流学习,我感到非常的开心。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深地知道必须要具备超人的耐心和博大的胸怀。工作中我也是尽可能的这样做的,但总觉得还相差甚远。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需要向园内各位老师多多学习一些好的教育及管理的方式方法。那么,接下来我就自己的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班级教师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体,搞好班上老师的团结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大家团结协作,各项工作才能得到顺利开展。作为班主任,与班内的配班老师必须相处十分融洽。在工作中也要经常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充分发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团队精神作用,团结一致地做好班级工作。从而促进了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重视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形成良好的班风   

  教师的表率作用对他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家长常常会在家里或幼儿园里听到孩子们说:“我们老师就是这样做的。”或者“老师教我们这样做的。”可见,幼儿的观察是非常细致的。这些都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班主任,我在平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全身投入工作中。例如,要求幼儿做端正,自己就不会翘腿;要求幼儿专心听讲,老师在上课时就会全力以赴,充分做好准备,决不漫不经心,总之,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时,班级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必须是一致性的。如果这个老师这个要求,那个老师那个要求,或者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孩子就会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疲沓了。例如,让孩子在起床后快速折叠被子,并统一整齐的摆放在两遍这一事情上,我和班内的陈老师达成一致:不论是谁带班都这样要求孩子。长久下来,孩子良好的习惯就养成了!  

  有时,还会给孩子们讲一些良好习惯的故事、儿歌等,强化幼儿的活动常规,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准时入园、早睡早起、安静就餐、关心别人、节约用水、讲卫生等等。   

三、注意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水平。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我们班有几个新来的外地孩子,从来没上过幼儿园,因此自理能力较差,时常一顿饭吃完后满桌都是饭菜;洗手草草了事,边洗边玩,弄得地上都是水;玩具乱扔乱放等等。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我们班老师共同针对其幼儿的具体表现对他们在不同阶段做出不同的要求。比如,每天选几名表现好的幼儿做值日小组长,负责各小组的一日工作,如端端饭菜、发发勺子、收拾桌子等,时常轮流担任。让孩子们在服务与督促中也能发展自己的自理能力。

     尽管我的班主任工作还不够尽善尽美,但确已尽心尽职了。但今后,我将会更加努力和班级教师团结协作、务实创新、不断充实、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新时期优秀的幼儿园班主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