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8年,李渊正儿八经的当上了皇帝,自然而然的住进了太极宫。下来最重要的事就是给儿子们分房子,李建成为太子,住东宫。李世民和李元吉一开始住那里书中还真没有说,只是知道武德三年(620年)李元吉搬进了太极宫中的武德殿,而李世民也给安排在了武德殿西的承庆殿。这样一来,父子4人,住的不远,打个麻将什么的一叫就来了。武德五年,李渊觉着李世民有克定天下功,就在禁苑内为其建弘义宫,李世民也就搬出了太极宫。4年后发生玄武门事变,父子4个成了爷俩,麻将是打不起来了,两个月后李渊又成了太上皇,还住太极宫,李世民只好将就着在东宫君临天下了。到了贞观三年(627年),李渊也不好意思再赖在太极宫了,就搬到了李世民原来住的弘义宫,给李世民腾地,弘义宫改名为大安宫。贞观九年(635年),李渊崩于太安宫垂拱前殿。
今大安宫遗址位于红庙坡村北400米处、永新苑小区西南隅。遗址现存一椭圆形夯土台基,底部直径约60米、高4米多,当地人呼之为“北大冢”。上世纪50年代进行文物调查时,在遗址内发现莲花纹铺地砖、筒瓦、板瓦等,证实此处遗址为唐代遗址,结合历代文献记载,定论此处为大安宫遗址。
http://s10/middle/954ab5c84c3466c3d6209&690
《长安志图》中绘有大安宫、观德殿和玄武门各处地望,古人绘图虽不精准,但还可看出各建筑地望之间的关系。
http://s12/middle/954ab5c84c346777ad0ab&690
今在卫星地图上标注的大安宫、观德殿和玄武门遗址。能看得出各个遗址地望间的相互关系是符合《长安图志》所绘的。也可从另一个方面证实此处遗址即唐大安宫遗址。
关于大安宫地望,还有一种说法,大安宫遗址位于大白杨村、朱宏路西侧机电市场原有夯土台基即是大安宫遗址。查不出这种说法的具体出处,只是不时见于网络。其实从《长安志图》中能轻易发现此说法的错误之处。大安宫应位于芳林门之东,芳林门大概对的就是今日之朱宏路,如按大安宫在大白杨村是说法,大安宫岂不是要跑到芳林门之西了吗?
http://s12/middle/954ab5c84c346a38334eb&690
遗址东南角。
http://s15/middle/954ab5c84c3469f5aefee&690
遗址南部。
http://s10/middle/954ab5c84c346a01fb2d9&690
遗址东北角和北部情况。
http://s14/middle/954ab5c84c346ac7d66bd&690
遗址南部情况,在围墙西有小门可进入遗址。
http://s8/middle/954ab5c84c346bc4279b7&690
进去后就见照片中情景。按红庙坡村中人的说法,这里埋着他村几代先人呢。
其实关于玄武门事变,我一直有很多疑惑。其他不说,单单从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兄弟3人所住地望分析就已是疑窦重重了。李建成居东宫,东宫和太极宫有通训门相通,如去太极宫怎会舍近求远跑去走玄武门呢?李元吉在玄武门事变前的住所虽无明确记载,但在事变中有李元吉负伤后欲奔武德殿的记载,应还是住在武德殿中,那么上朝最方便的就是他了,听得老爹招呼,洗脸、刷牙、换好衣服,溜溜达达的就来了,又怎会绕道跑到玄武门受死?每日上朝必走玄武门的倒是李世民了,那么李世民又为什么要在自己的必经之路上伏击压根就不会走此路的建成和元吉呢?难不成真就如吕思勉先生所说的那样“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是不传的”吗?
另据乾隆《西安府志卷第五十五·古迹志下·宫阙》载,“【翠华殿】:《贾志》:在大安宫东北,遗址尚存,俗云祭酒台”。故此处遗址很有可能即为大安宫翠华殿遗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