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念摄影要有观念

(2024-05-17 18:04:15)
标签:

中国摄影报

摄影

言论

评论

观点

分类: 摄影

褚福义

随着时代和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变迁,人们通过摄影来表达自己的见解、态度和情感,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而观念摄影因为不受传统摄影和技术的太多限制,便有了更多的摄影人尤其年轻的摄影者热衷于这种摄影方式。但是,纵观这些年出现的观念摄影作品来看,不乏有形无实、无病呻吟、标签式的观念摄影,让业界不是太看好。

不妨,我们要弄清楚什么叫观念摄影。西方观念摄影以流派式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并逐渐兴起后现代主义艺术。一些西方艺术家通过摄影作品反映当代心理异化的状态,表达思想、诉求甚至批判等情绪。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了观念摄影萌芽,一批艺术家通过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介入到摄影领域,不仅让观念摄影的面目清晰可见,还展现出了艺术的探索性和跨界的多元性。

随着当代艺术不断发展,观念摄影也和抽象艺术一样出现了各种分支,展现出了各种形态。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作品的实验性更强,它们探究的概念也变得更加抽象。随着观念摄影对大众媒介越来越强烈的渗透的今天,人们的疑惑也越来越多:“这是照片吗?我也可以拍出来!”引发质疑的原因不仅在艺术上,而且在作者的表达上。不少摄影创作者在表达上太多关注自己的小情绪,或太多关注外表形式,缺少了掷地有声的实质内容。

观念摄影的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延伸与演变,是从摄影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与形式。观念摄影的主旨在于通过摄影作品来传递某种观念,展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入剖析,并且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延展话题,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可以说,观念是其内核。从心理层面来说,观念摄影不但要表现对现实的价值怀疑和批判精神,还要体现其当代性与前卫性。

应当看到,观念摄影的出现使中国当代文化的叙事有了一种全新的语境,观念摄影已不仅仅是摄影本身的事了,它与其他艺术媒介的边缘越来越模糊。因此,观念摄影的实践者要摆脱故弄玄虚,突破思维局限,摒弃浅薄,用艺术的表达反映内心,从自己的视觉出发参与当代文化中。


                                  文章刊载于2024年1月30日《中国摄影报》一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