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与时代
(2024-05-17 17:45:24)
标签:
摄影中国摄影报言论评论观点 |
分类: 摄影 |
褚福义
摄影家魏德忠拍摄的《修红旗渠的“铁姑娘”》,是众多反映当年红旗渠建设者影像中最具传播力、影响力、代表性的现象级作品之一。画面中人物神态、服饰、工具、环境等,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成为时代精神的标志。
纵观中国摄影发展史,一幅充满激情与力量的影像作品,大多是摄影家的理论、态度、视觉等综合素养的体现。好作品总是与那个时代的人民情感息息相关,总是与那个时代的社会命运紧密相连。在观看经典作品时,不能仅就照片论照片,而是应该从摄影家的职业脉络中去寻找,透过其影像看到中国某个时代的历史面貌。
布列松从事摄影工作长达50年,但是,他认为自己拍摄的照片中也就只有三四张照片值得观看两三秒的时间。这话并不是布列松的刻意谦虚,他要表达的其实是,经典的摄影作品,要经过时代的检验,要被时代所认可。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刻都离不开文化作为后盾,一刻都离不开文艺的滋养。信仰、使命、情怀、担当是优秀摄影家共同的时代性标志。新时代更需要摄影人勇于担当,勤于思考,扎根人民,精于创作,讴歌新时代,以真、善、美之品格,立时代之潮头,感国运之变化,发时代之先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而事而作。”摄影迎来了千年难逢的机遇期,亿万民众的影像表达欲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蓬勃,人民的伟大实践呼唤摄影艺术表达。只要摄影人与时俱进,只争朝夕,倾听时代的足音,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创作的激情和影像与时代同频共振,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积极、创造性地为时代“画像”,为历史留影,那么,影像的价值、影像的精神、影像的力量,就一定如喷薄日出,充满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