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学界杂志》2013年第11期:中国真的缺医生吗?

(2014-05-16 18:42:25)

中国真的缺医生吗?

 

文/梅松政

 

医疗资源不足困扰着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特别是医生不足被人们看作是“难看病”和“看不好病”的首要因素。我国真的缺医生吗?

数据显示医生数量增加。

 1997年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医师150.3万余人,医士46.3万余人。这个数据包括截至于1996年底统计的16.1万余人个体医师。1995年数据显示,当年我国医学研究毕业生达3000余人、本科和大专毕业生5.5万余人、中专毕业生9万余人。止于2010年,共有西医执业(助理)医师2119155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294104人。据《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止于2011年底,我国共有66.3万个村卫生室,其中卫生室中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9.3万人、注册护士3.1万人、乡村医生106.1万人、卫生员6.5万人。加上2011年和2012年考取执业(助理)医师的人数,全国当前应当共有执业(助理)医师260万人左右,还有100万左右的乡村医生和卫生院中取得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这个数据不清楚,至少也是以万计数)人数,至少也有360多万医生。其中有40万左右人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却没有注册成为医生。部分执业(助理)医师属于领导层、教师之类,诊疗时间比较有限。所以,在临床一线从事诊疗活动的医生有300万人左右。这个数据已经比1997年的196.6万人(医师150.3万人+医士46.3万人)多了100多万人。

医生“不足”或是假象?

随着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水平上升,国人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在目前的医改背景下,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未得到提升,留不住高水平人才,导致基层一些小伤小病也得跑大医院、找专家。这种不良就诊模式导致医生内部失衡,大医院病人水泄不通,专家忙过不停,社区医院和农村医疗机构冷冷清清,“难有病人”。

    大医院、专家为疑难重病、沉疴痼疾而工作,这样的病例比较少,不可能让大医院、专家“全国开花”。小伤小病跑大医院、找专家,浪费医疗资源,甚是对生命不尊重。多数病人形成“跑协和”习惯,协和医生定然忙得不可开交,于是造就了“医生不足”假象。

我国不缺学医人,缺对医生的重视。

我国各类医务人员接近1000万人,与发达国家相比,每千人医生数量还不足,学医人数或许比发达国家比例更高。据媒体报道,我国每年约有60万医学毕业生,但只有大约10万人最终能穿上“白大褂”。保守估计这种情况有5年时间,至少有300万人学医而不当医生。 

医院实行“名医师”战略,让部分医生“被冷落”;医保制度“定点”模式,让被定点医院医生“不愁没病人”;基层医生功底不高,导致小病也跑医院;医学科普不到位,百姓迷信大医院,拉大医生之间差距……这些不良现象影响医生势气。伤医事件频发,医生从人人尊敬的高尚职业变成想逃脱的“牢笼”,站在场外的准医生们看到“同伴”不是倒下就是受尽“窝囊气”,吓得连继续当医生的勇气都没有。基层一些地方一股劲的对乡村医生苛刻,导致部分乡村医生离开心爱的医生工作。

   提高门诊医生、基层医生待遇,建立良好的疾病预防体系,杜绝“小病大养”现象,激活所有医生“动力”,让那些闲着无聊的医生“动起来”,做好疾病分诊等等工作,让全国医生“平均”分配普通病人,专科医生干好专科工作,大医院医生负责好自己的“本分”工作,或许医生缺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