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生命“一样生,千万种活下去的理由”喝彩!

(2014-04-27 10:51:24)
分类: 医学博谈

       生命“一样生,千万种活下去的理由”喝彩!

 

                                 文/梅松政

    

    4月25日,《健康报》“文化.视窗”栏目刊登了《九种活下去的生机--<九顶假发的女孩>读后感》一文。文章围绕对《九顶假发的女孩》一书,主人翁顽强抵抗癌魔的经历,讲述了作者的读后感----“虽然并非所有癌症患者都能痊愈,也并非所有苦痛中的人最终都能找到完美的人生拐点,但对生命的热爱与拥抱生活的态度,难道不应该成为每一天的主旋律吗?

《九顶假发的女孩》一书的核心内容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苏菲·史黛普荷兰女孩,喜欢旅行、阅读、恋爱,在21岁时被诊断患有罕见的横纹肌肉瘤,历经多次化疗、放疗,掉光了头发,她用九顶不同的假发来实现不同角色的转换,与癌魔抗争,将青春的梦想延续,重新发现生活的美丽与色彩。

这让笔者想到“人为何而活着”这句话。俗话说得好,“同样的人,不一样的命。”我们每个人来到世界时,都是“同一起跑线”,然而,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每个人的命运就大相径庭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样生,九样死;一样的命,不一样的人。”

当前,“恐癌症”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为何总有那么多人会不知不觉地搅入“谈癌色变”人群当中呢?在我看来,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疾病科普不到位,大多数人对生病的原因、疾病诊疗以及人的生命规律等等了解不透,总希望自己能被“神仙保护”,长命百岁。

还有就是我国民众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认识不到位,当官发财、有钱有势等无时不充斥着每个人的头脑。导致很多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拼过他人”,自己“高人一等”。久而久之,忘记人的最大生存法宝以及人生最大财富是健康的活着。当忘记疾病时,疾病却悄悄地因为“你忘记”而找上门,甚至有人这样戏说大多数国人的人生,“生命的前半程用命换钱,后半程用钱换命。”

《九顶假发的女孩》的主人翁是成功的,她用九种不一样的假发让自己的人生“多彩化”,最终战胜罕见的癌魔。苏菲·史黛普战胜病魔靠的是坚强的意志和正确对待疾病的信念。人的意志有时是超强的、意想不到的,病魔同样是变化多端、难以琢磨的,这就得看“谁怕谁”了。身边曾经有位70多岁子宫癌晚期病人,手术后医生断定她“活不过3年”,她却认为“过了一天算一天,早死迟死一个样,活一天就得干一天”,她每天帮助家人做家务、干农活等等。家人早已做好一切准备,等待她死亡的到来,等啊等,半年,一年,两年.....六年过去了,她依然活在世上。

“永远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太多”这是医圣希波克拉底给后世医生留下的警世恒言。 在我看来,这句话放在癌症病人治疗上比较恰当。我们不要对很多所谓“绝症”病人采取一些无关紧要的治疗,包括手术、药物治疗。而我们要把“永远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太多”转变为“永远要在病人‘心’上做得太多”。只有让病人有战胜病魔的决心、信心,同时让病人开心、放心、舒心地安度人生,病魔才不会“乘虚而入”,远离病人躯体。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生病在所难免。作为医者,我们的诊疗目的绝不仅仅是治好病人身上的病,还要治好病人“心”上的病。尤其是慢性病、疑难重病、癌症等容易导致病人“失去活的希望”的病,我们医者必须“先定其心,再治其病”。

在笔者看来,医学人文对于医生来说是不可少的,每个医生都应该把医学人文作为必修课。不仅能帮助病人战胜病魔,重回生的希望,同样可以让医者多些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懂得,“一样生,有千万种活下去的理由”的内涵,这样面对疾病时,内心就会少几许担忧和恐惧,病魔就会畏惧人类的意志。

时间能证明一切。这就要求我们医务工作者时刻把诊治疾病当做一场“马拉松”,起步(学医)、慢热(实习)、加速(临床)、冲刺(研究)、终点胜利(医学与人文结合),每一步我们都得做到位。这当中,让病人循序渐进地懂得“千万种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病魔就会被人的意志和本能战胜。

以人文、哲学为基础的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就是说,病人不怕病,有足够的“正气”,主动抵制“邪气(病魔)”,必然不会跟“邪气”留下地盘。反之,“邪气”就会在体内“繁殖”,导致“正气”过早衰竭,必然命之绝也。所以,医生要主动为病人尽可能找出“千万种活下去的理由”,让病人与医生共同抵制病魔,正所谓“病心同治”是也。

                                           注:凡需刊用本文者,请私信联系,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