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学生培养应以“留得住”为重点
(2014-04-23 14:40:08)| 分类: 乡村医疗 |
虽然相关部门多次采取措施来“填补”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不足,似乎还是局限在“数字上的成功”。笔者在农村从事医疗工作近20年,农村卫生人才不但没有与时俱进的“跟得上步伐”,反而还出现“萎靡”现象,一些地方甚至出现难招进乡村医生,有的卫生院十多年也招不进一名合格的中医师。从而导致农村卫生事业“表实内虚”现象,农民的健康保障只能跟着人才不足而打了水漂。
有多少人愿意在“漂浮椅”上长期坐着呢?一些人只是把卫生院作为一块“跳板”,一旦机会成熟,就想方设法“跳进”县级医院等。在我看来,要让农村卫生事业真正的发展起来,必须从重视培养人才出发。这就需要研究留得住人才的培养人才机制。
首先,要把卫生室和卫生院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让这两级医疗机构的人员实现全面汇通。这样有效解决卫生室人员“身份”不明朗问题,促使卫生室人员具备积极性。也就是说,卫生室的医生和卫生院医生可以根据能力、工作表现等上下轮转。这点我认为,只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以上的人员就可以实现“身份”互通。
其次,要研究制定让医务人员具备“有前途”的福利机制。比如,每个医务人员都应该购买“五险一金”,根据医务人员在单位表现、工作量、职务级别、社会影响等来安排住房、子女助学金、医疗保险金等,特别是要争取从村到乡镇到县的各种人才激励机制,让所有医务人员感觉在农村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还有,要严格控制免费学习医学的人不从事医学现象。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就有怎样为基层学习医学的学生免费学习的规定。这点无疑是好事,关键是有好大部分人享受“免费学医”后不从事医学,导致“钱花了,人才还是不够”的局面。相关部门所出之钱成了一部分人“为自己学点医学知识”。所以,严格签订定向合同和不认真学习以及学习合格后不从事医学的保障金缴纳管理,是重中之重。
总之,要让农民的健康得到保障,培养合格的农村卫生人才迫在眉睫。而要让农民身边有留得住、实用的医务人员,才是实现农民健康有保障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必然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增添瓦砾,因为健康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梅松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