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选美”别越轨
(2014-03-16 13:50:40)| 分类: 乡村医疗 |
3月11日,“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公益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科教频道(CCTV10)播出。晚会揭晓了最美乡村医生名单,包括谢序忠、谢本合、刘亚玲、布琼、安福久等10位医生。颁奖典礼以梦想传递希望为主题,挖掘每位乡村医生的基层行医梦。(3月12日《京华时报》)
晚会播出后,再次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乡村医生处境真的很糟糕,”一些网友坦言,“不过,乡村医生真的很伟大,在几乎无任何保障的条件下,无私为村民服务,甚至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一辈子,真的了不起。”
一些业内人士的看法却有些“反常”。有的乡村医生在微博上反应,“这个评选混淆了乡村医生的概念,怎么把卫生院医生也搬上乡村医生舞台?”甚至有网友这样说道,“瞄了一眼央视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基本没有啥正能量,就是拿着极微薄的工资,不顾年老体弱的母亲,无视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伴,忽略年幼生病的小孩,拖着残疾的躯体,冒着生命危险,免费甚至倒贴去行医。对央视这种非人性甚至反人性的宣传,对于这种赤裸裸的道德绑架,我感到的是悲哀和愤怒。”
自2012年央视“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开展以来,围绕“践行社会公益的理念,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引导舆论、凝聚爱心、弘扬先进的作用”这个目的在全国范围寻找“最美乡村医生”。连续两届,共有43名基层医生分别获得“最美乡村医生”称号和“特别关注乡村医生”称号。为昭示党和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关注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呼喊”效应。
然而,我们认真看了这些“最美”乡村医生的事迹和“身份”,似乎感觉这种在乡村医生队伍中的“选美”活动有些偏题了。
首先是“最美”乡村医生资质容易让人混淆医生准入。
在这43名乡村医生中,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医师查询系统中,有34名没有查到任何信息。8名查出相关信息,但与公布的名字和单位名称不符。只有一名执业助理医师与公布的名字和单位相符。
这种情况很容易混淆百姓的视觉。《执业医师法》颁布之前,医生的准入几乎全靠毕业证,甚至“跟师学”的也能获得医生资格,造成满山偏野的诊所、药店。在1999年《执业医师法》颁布之前,农村有的乡镇街道诊所达到二三十家。参差不齐的诊所和医生,让百姓健康大打折扣,一度让诊所成为乱用药物的“代名词”。
《执业医师法》的初衷就是要让医师准入、执业等规范化、统一化、专业化。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加强医师队伍建设,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健康,制定本法。”这一条明确了医生的准入必统一和规范。
在《执业医师法》第六章附则中的第四十四条规定,“在乡村医疗机构中向村民提供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有国务院另行制定管理办法。”
只要懂法律法规设立的人,都知道上述规定的目的是先要鼓励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实在不行又必须需要乡村医生的地方,才可以放宽到没有执业(助理)资格人员。这才诞生了2004年颁布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家鼓励乡村医生通过医学教育取得医学专业学历;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申请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第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开办村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在村医疗卫生机构向村民提供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第十二条规定,“本条例公布之日起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不具备前款规定条件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允许具有中等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经培训达到中等医学专业水平的其他人员申请执业注册,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这些规定非常明确地告诉人们,乡村医生并非需要长期保持没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而是为暂时满足村民需求而又无法招进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的地方,给乡村医生一个合法的准入资格。
可是,在这两届“最美乡村医生”队伍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却寥寥无几,容易给民众一个错误视觉,“当乡村医生不需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大多数乡村医生走出村卫生室就没资格行医,离开卫生室的行医很可能就构成非法行医行为。这更容易导致民众认识医生概念混淆,特别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这种混淆更容易激发基层医患关系紧张。同时,也有对《执业医师法》漠视的嫌疑。
其次,这种“寻美”的价值或许会逐渐降低。
其实,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的目的主要是让社会有更多的人,关注乡村医疗和乡村医生生存。同时,也是为了呼喊更多有资质医生投入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可是,通过两届“选美”结果来看,似乎已经让人们感觉“非偏远、非残废”等不能入选“最美乡村医生”。同时,在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形成“关注乡村医生和乡村医疗”的共识,甚至有人坦言,“那是央视举行的公益活动,不是行业行为,没啥意思。”
假如以每年举办一次“选美”为例,连续举办20年,每年20人左右,20年后也只有400多名乡村医生获此殊荣。对于130万大军的乡村医生队伍真的能起到“唤醒”作用吗?或许大多数人都会持不乐观态度。
加上,逐年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增多,考取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逐渐增加,医疗行业不再是缺医生,而是缺招进医生和留着医生的机制。这样的“选美”或许在呼喊制定留住乡村医生机制上的作用也不大。当前,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不是没医生,而是没机制鼓励医生在工作岗位上持之以恒工作。
脱离与时俱进的意识去关注乡村医疗,难让乡村医疗得到真正的重视;偏离《执业医师法》的初衷和目的去褒奖乡村医生,只能让更多的乡村医生反感。所以,若是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不改变“选美”方式和对象,这样的活动价值或许会逐渐降低。
其实,乡村医疗的未来是完善《执业医师法》,让更多的医师走进乡村医疗,这才是“选美”要歌颂的。
在《执业医师法》颁布当初,曾经有“到2004年,取消乡村医生称谓,所有医生都以医师为称谓,在卫生室工作,至少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说法,后来因为医疗环境复杂化和医师队伍准入不健全,这些说法暂时被搁浅了。
去年,在爱爱医论坛上也有这样的帖子,“接两代会和卫生部(现为卫生计生委)转来议案,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论证通过后,现将对乡村医生的解决办法报送:
(一)凡三证齐全(乡村医生证,乡村医生职业证书,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年龄:男60岁,女,55岁以上乡村医生在村级连续不断执业35年以上者(含35年),每人每月按1080元左右退休解决。
(二)凡三证齐全,年龄,男,60岁,女55岁以上乡村医生在村级连续不间断执业30年以上者(含30年)每人每月按800元左右退休解决。
(三)凡三证齐全,年龄: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乡村医生在村级连续不间断执业25年以上者(25年)每人每月按600元左右解决。
(四)凡三证齐全,并持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乡村医生,可参加考取助理执业医师证和执业医师证书。
(五)符合上述三项而死亡的乡村医生,国家给予2000元火化费予以安葬,并继发10个月工资用于安抚。
(六)凡三证齐全,而达不到退休年龄的男女乡村医生,国家给予考试转公的制度,对于考核考试合格的转为公办医生,工资待遇国家按排解决;对于考核考试不合格的乡村医生,国家执行淘汰制度,一次性淘汰名正言顺,考核考试标准不能降低,必须从严执行,不得降格以求,降格以求是对人民生命和身体健康不负责任。
(七)考试转公须持国家承认的学历参加,否则,乡村医生须再次学习,获得学历后,再考试转公。
(八)退休后和淘汰掉无乡医生的村镇,国家执行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制度,工资待遇由国家从优安排解决,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
(九)本办法于2010起在全国执行,2015年结束,乡村医生被取缔,国家执行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制度。”
不管这些帖子内容真假,取消乡村医生称谓,完善乡村医疗制度建设,应该只是时间的问题。村级医疗机构不是缺人才,而是对人才重视不够,没有切实有效的办法来招进人才、留得住人才。
我想,在乡村医生队伍中寻找“最美”不能脱离这一目的。否则,只能让更多的乡村医生伤心,让更多愿意投身乡村医疗的医师心寒,让这个“选美”活动逐渐失去“活性”。最终,让本已虚弱的乡村医疗雪上加霜,“损了形象折了兵”。
其实,乡村医疗和乡村医生不需要“选美”,需要的是有良好的生存环境,有看得到方向的未来,有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定心丸”,有体面的职业形象,有自由的执业空间等。这才是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应该寻找的方向和在乡村医生队伍中“选美”的目的。否则,“选美”过后,乡村医疗和乡村医生任然是一片茫然,看不到方向、找不到未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