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她是我的旧念新欢

(2013-09-27 16:00:17)
分类: 医学博谈

      她是我的旧念新欢

 

                                     四川    梅松政

 

1995年,我在县中医医院实习时,医院只有三个住院科室。我最先被安排在内儿科实习。走进办公室的第一天,医生办公桌上放着的一份大报一下子吸引了我,那就是《健康报》。当天,我说要带回一份《健康报》回去阅读,被带习老师拒绝了,“这是我们科室唯一的两份报纸,另一份就是《中国中医药报》,放着大家轮流看。”

当时医院只订阅3份《健康报》,每个住院科室一份,医生们轮流阅读,任何医生不能擅自将报纸带回家。

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对阅读医学刊物就是非常地专一,在别人感觉“麻木”的情况下,我却特别来劲。记得当年,作为实习医生地我,经常值夜班,病人不多时,相当枯燥,正规医务人员悄悄睡觉去了,像我样地实习生就是值夜班的“大梁”,几乎彻夜不眠。

夜深人静的时候,处理完所有夜间工作,静悄悄地在办公室,我的陪伴同学忍不住趴在办公桌上呼噜呼噜,我就逐字逐句地阅读《健康报》。就是在实习的那一年,我首次认识了《健康报》,对她朴素的外表和华丽的篇章感染了,从内心念上了她,以至于到实习快要结束时还有依依不舍的感觉。

 

她让我产生无穷的念意

 

短暂的一年实习时间快要结束时,我已经悄悄地收藏了很多期《健康报》。至今,记得她那慈祥的面容朴素大方,甚至偶尔还梦中有“拿着《健康报》在实习医院住院部读”的情景。

实习结束后,我回到那偏远的小山村,当上了一名“现代版的赤脚医生”。每天忙碌地穿梭在田间地头,为家乡村民们“救苦救难”,同时赚点钱还读书欠账。当遇到棘手问题时,我收藏的《健康报》和医学教材就成了我的参考书。

那些年,每当独自在山间行走时,心中就会想到在医院实习时,在医生办公室阅读《健康报》的情景。心想,要是有一天我能走出这封闭的小山村,手中有结余能订阅一份属于自己的《健康报》多好啊!

特别是看到《健康报》刊登一些医生的文章时,心中立即有一种初恋般的冲动,“要是我也有文章刊登在《健康报》,那将是我的人生里程碑。”

1998年,我在老家行医时,遇到一位反复发作的头痛患者,询问病史及服药情况,排除偏头痛、副鼻窦炎、梅尼埃病等病后,不知道从何入手诊治。正此时,心中突然忆起《健康报》上曾经刊登有这样的文章,翻出我在医院实习时“偷”出来的《健康报》“合订本”逐一查看,终于找到了答案“抑郁性头痛”,按照《健康报》刊出文章的方法治疗后,患者痊愈。

遗憾的是,现在我已经记不清是篇什么文章了,因为后来我那本“偷”来的《健康报》“合订本”被烧毁了。

 

收藏《健康报》被毁让我发誓一定要找到她

 

在偏远小山村当了两年的“现代版赤脚医生”后,我转到镇上卫生院工作。带着满腔热情到镇上卫生院工作,就是想早些见到我心中的《健康报》。遗憾的是,到卫生院工作多年,竟然没有看到一份《健康报》,这让我内心的爱恋几乎化为泡影。

记得当年,我曾经向卫生院领导提出订阅一份《健康报》,却得到“没有多少人爱看报,不可能为你一个人订一份报纸”的回复。更不幸的是“非典”那年,我租住的住房在一场大火中瞬间化为灰烬,我的所有书报一并与大火永远的离开了我,就包括那本我“偷”来的《健康报》“合订本”。

火灾发生在“非典战争”全面打响之时,我作为全镇抗击“非典”唯一中医师,却被无情的火灾夺走了我的一切参考书籍,电视机被烧毁,没法及时了解“非典”信息。当时心里特别沮丧,心想“要是卫生院有份《健康报》多好啊,既可以了解非典动态,更能掌握一些非典常见防治方法。”

当年,远离《健康报》八个年头的我一直记得《健康报》是一份行业大报,主要刊载行业新闻为主,有几个版面刊载医务人员的文章。那场火灾后,两手空空的我一度沮丧,特别是在临床上遇到疑难重病时,特别感觉无助。

后来,我先从我的专业(中医)开始订阅各种医药读物来填充我的书架,减少在工作中的空虚。从《中医杂志》到《中国中医药报》,从《中西医结合疑难杂病》到《中医内科学》,涵盖中医行业的读物年年垒积在我的书架上。每当看到书架一层层厚起来时,那本“偷来的”《健康报》“合订本”立即在眼前回荡,几乎每一次都是“有钱了,一定买回来”来自我安慰。

 

信息落后让我悔恨与《健康报》结友太晚

 

记得2004年,我家还没有安装电话,别说手机了。我了解行业信息全靠各种自费订阅读物。我对所有医学读物除开爱看以外,还特别爱写。我与结交过的行业刊物悄悄发誓,要在她们的怀抱“谈论几句心里话”,我用钢笔一字一句地为她们写稿件。我的真心打动了好多种刊物,他们纷纷接纳了我。

2009年,我在所定刊物上了解到健康报社专门为乡村医生量体裁衣创刊了《健康报.村医导刊》。次年,我订阅了《村医导刊》。就是这份乡村医生“自己的报纸”让我与《健康报》再次相遇相识,并且悔恨再相识太晚。

看到《村医导刊》刊载了很多基层医务人员的观点,爱写作的我特别手痒痒,很想给她投上几篇。当时没有电脑,手机打字太慢,手写邮寄周期太长,总是感觉左右为难。

2011年下半年,我痛下决心,买了一台二手电脑,终于与外面的世界不再那么遥远,与《健康报》的距离一下子“近在眼前”。去年,在《村医导刊》的“引导”下,我开始详尽地认识《健康报》,订阅了她的电子版。试图给她投稿,没想到她很快就接纳了我这位乡旮旯的小医生。

2012328,《健康报》“中医周刊”栏目刊载了我在她怀抱中的“处女作”。那篇题目叫做《培养农村中医,应从三方面入手》的文章谈出了我多年来对农村中医培养的看法紧接着,4月份“读者来信”,5月份“基层信箱”等栏目陆续刊载了我的观点。

当《健康报》为我“敞开大门”时,我突然觉得自己过去就是“自私和无知”,为什么不早点订阅《健康报》呢?那一刻,我真悔恨与她再次相遇太晚太晚。可是,细想不怪,那些年特别是偏远山区订阅医学专业刊物的人不多,经常把报纸会莫名其妙搞掉,我曾经订阅过很多刊物,几乎每年都有好多期没得到。加上我的经济不宽裕,确实有些难决策。

 

如今,她成了我不可分离的“新欢”

 

从去年开始订阅《健康报》电子版以来,我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任务”就是浏览当天的《健康报》,了解行业最新动态,若是自己感觉阅读价值最高的文章,我会反复的阅读多遍。

时不时她还会把我的观点带到数十万读者手中,让我很有“成就感”。每当一篇文章被刊出,就会感觉她的心与我更近一步。有了她的厚爱,让我逐渐认识她的“心腹”们。截止现在,好多版面的编辑都选用了我的观点。

短短一年多时间,我已经在《健康报》社旗下的《健康报》、《村医导刊》、《中国卫生》上发表文章70多篇。涵盖“农村卫生”、“中医周刊”、“人文视线”、“每周评论”、“读者来信”、“医药观察”、“管理周刊”等多个栏目。

我对阅读《健康报》特别认真,她不仅让我最快了解行业新闻,还为我提供“作文提要”,我会按照她的要求完成“作文”。比如,今年116日《健康报》刊登的《治未病,仅有规范还不够》一文,我反复读了多遍,从中找出“治未病”的“破绽”,就有了发表在130日的《治未病,先从普及中医开始》一文。

有人认为《健康报》是政策性报纸,是管理层阅读的;有人认为《健康报》刊登的是写作水平高地医务人员文章,基层医务人员“没戏唱”;有人认为书报知识与现实工作是两回事,“猪马牛不相干”…….我认为这是一种被扭曲的“读书报无用论”。

在我与《健康报》越走越近时,我从她“身上”读懂了很多道理。比如,她的忠实读者、热心作者卢勇田几乎用一生为她“挑错”,收获了他人生“咬文嚼字”的乐趣,给我无穷的学习动力和坚持持之以恒的学习决心。

而我,已经对《健康报》情有独钟,当一天没有见到她,就会心情浮躁,近乎“精神失常”。她每一期都会给我带来乐趣,同时为整个医学行业“传正能量、打抱不平”,为每一位用心读者带去无限的欢乐和回忆。

在读《健康报》的同时,我收获了她的爱;在读《健康报》的同时,她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在读《健康报》的同时,她让我学会如何规范行医;在读《健康报》的同时,我与同行们之间的距离更近;在读《健康报》的同时,我找到了从医风向标;在读《健康报》的同时,让我与她有着无数“新欢”……..

《健康报》,您一定是“健康中国梦”和“中国健康梦”的一面镜子,更是千千万万医务人员的镜子,您拉进了政策与民众和医务人员之间的距离。这当中同样有我,我会一直爱您,不会让您再离开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