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硬保村医2万以上年收入谨防养“懒虫”

(2013-05-27 08:36:21)
分类: 乡村医疗

      硬保村医2万以上年收入谨防养“懒虫”

 

                             四川  梅松政

 

(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说,维护乡村医生基本权益,让每位乡村医生的年收入不得低于2万元,是卫生部今年对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硬性要求。( 222《新京报》

这项对大多数乡村医生是福音的硬性要求,对相当于“杂货摊”乡村医生队伍来说,或许是再次让基层医疗行业滋生“懒虫”的新规。

一是乡村医生队伍的“多样化”给套取“硬性资金”的人埋下便宜

目前,乡村医生人员准入制度,虽然有《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的约束,在“条件不具备”、“偏远山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等“活动式”的词汇掩护下,乡村医生的队伍成了名副其实的“杂货摊”,什么样类型都有,甚至有的地方还在沿用那些没有学过医的“老人”当村医。

也就是说,一旦乡村医生能得到较高工资的话,很多人就会涌入乡村医生队伍。正因为乡村医生的准入条件看似有严格规定,实际是“漏洞百出”。硬性规定乡村医生年收入2万元以上,无形的给那些批准乡村医生准入机构提供了“机会”,他们可以“活动式”的让与自己有关系的人混进乡村医生队伍,享受“2万元大餐”,这样会让乡村医生队伍人才准入失去公平性。

二是容易造成乡村医生不思进取,原地踏步踏

130万乡村医生队伍中,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以上人员不足20万人。自1999年《执业医师法》颁布至今,13年的考试时间过去了,乡村医生队伍的资格还有那么多保持在“乡村医生”这个资质上,他们进取了吗?

要是让这种人员能享受“2万元大餐”,他们的理由或许多多,就是不争取考取执业医师资格,给完善《执业医师法》增添麻烦,最关键的是他们对随时需要学习的医学行业保持“原地踏步踏”,遭殃的是村民的健康。

三是让乡村医生队伍失去有效的竞争,县、乡、村这三级基层医疗网底“患懒”

乡村医生被称作农村医疗的网底,本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由于其为“底”,不知道“上”的现象,结果重视成了口号。甚至成了“有话不敢说”的队伍,因其准入掌握在村委会、乡镇政府、卫生院、卫生局等的手下,这些机关一旦对任何乡村医生不满,都只能面临“下课”,自然而然的让乡村医生默契成为“只听不说”。

要是把所有的乡村医生都“保养”起来,大多数的乡村医生就会感觉“2万元大餐”吃起来合口味,想方设法保持在“吃得饱、饿不死”的境界,到时让相关部门“请神容易送神难”,影响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让县、乡、村这三级基层医疗网底失去活性,各自保持在“温暖”的位子上原地不动。

实际上,医疗行业的生命力在于医学的未知性和医务人员随时创造的精神,这样才能让医学行业始终保持变数,充满活性。这种“2万元大餐”模式对于那些有资质、有能力的乡村医生来说,少得可怜,没有任何刺激性;对于那些不能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而成为一名真正的医师的乡村医生来说,“2万元大餐”足以让他们把乡村医生这份“副业”干到老,甚至一些乡村医生还可以想方设法搞个“村主任”之类一并“干到老、活到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