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乡村医疗 |
“自由执业”村医像“钟点工”
(四川
芦山地震牵动全国乡村医生的心,在善医行组织前往灾区参与医疗救助的乡村医生中,有一位来自山东的乡村医生,辗转多地到灾区,在灾区同样辗转多处参与医疗救助,类似于他在卫生室“自由执业”,“来去自由”,却像钟点工。
这就是来自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公曹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轩存旺。今年37岁的轩存旺1993年就读于当地县卫校,1996年毕业后就在土生土长的家乡当上一名乡村医生。在乡村医生舞台打拼17年之久的轩存旺,一直觉得自己医学知识的不足,2006年自费进修,现已获得济宁医学院大专文凭。
轩存旺得知地震发生后,主动联系善医行团队,自费到灾区参与医疗救助。4月27日一早从家乡冠县出发,坐车到聊城,从聊城到了郑州,从郑州成都,乘坐客车、火车,到30日下午才登上前往天全县的车。到天全县第二天立即参与灾区村级医疗救助,他与同伴们在天全县新华乡孝廉村配合灾区乡村医生和卫生院参与医疗救助工作。
5月1日,结束在新华乡孝廉村的工作,在当地卫生局的指示下转到新场乡,相对来说,新场乡的灾情不是很严重。在新场乡呆了半天,他们配合卫生院完成疫苗发放后,于晚些时候转到重灾区芦山县双石镇,与先前到达该镇的善医行乡村医生队员们会合。重灾区芦山县双石镇的医疗资源匮乏,他终于在该地方“落脚”了,与善医行乡村医生队友们在该镇各村参与疾病预防、疫苗注射、健康教育、灾民心理疏导等工作。甚至,他还被派往成都运输物资等,真有灾区救助类似于钟点工的色彩。
原来,轩存旺所在地的乡村医生们就还过着自由自在的“钟点工”模式。当地还没有实行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和药品零差价销售等,乡村医生的发展、生存还是多年来的“自由发展、自由执业、自由市场”模式。他所在的村就有4名乡村医生,除1位50多岁的“赤脚医生”乡村医生外,他们3人都是读过卫校的年轻乡村医生,都是“各立门户”。可是,他们到现在还没有一人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我们都觉得具有乡村医生资格可以在卫生室工作了,就没去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轩存旺这样回答我们为什么没有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我们这儿还是过去那种,读过卫校取得中专文凭,获得乡村医生资格证的就可以在村里干乡村医生工作,没有任何工资保障,全是自负盈亏,每年按时向主管部门交纳管理费即可,相关部门只管监督我们执业。”据他透露,卫生院也没有强求乡村医生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动向。
对于当地乡村医生的“新陈代谢”,轩存旺认为,“完全是市场化的自由竞争方式,干不下的自然淘汰,干得下的继续干,反正没有谁给您工资。”当我们问及他将来有什么打算时,他说,“明年准备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取相应资质再说。”谈话中,轩存旺告诉我们,他不会因待遇等离开乡村医生这个舞台,为土生土长的乡亲们健康服务是他一生最大的荣幸!
从这位普通的乡村医生朋友身上,我们领悟了什么叫善良,自掏腰包迎着困难去帮助别人就是善良;与这位不善言辞的乡村医生朋友交流中,我们得知乡村医生的发展,各地不同;放眼理解乡村医生的“自由执业”,朴实的轩存旺告诉我们,乡村医生“自由执业”看似美好,实际不敢想象…….
在我们看来,乡村医生不能长期过着像“钟点工”样的日子,这种日子不但让乡村医生感觉没有“方向”,村民的健康保障同样会被“钟点工”的不确定性失去“方向”。我们有理由向轩存旺样类似于“钟点工”,迷茫在基层卫生战线上的乡村医生朋友们致敬!他们大多数无怨无悔的为村民的健康服务。他们向困难群体献出爱心的举动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看似小的举动折射这个行业人员的爱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