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人物”的善举(4):“常有”情绪不如“常友”乐

(2013-05-06 19:29:20)
分类: 乡村医疗

       “常有”情绪不如“常友”乐

                                     四川  梅松政

 

在此次乡村医生医疗救助队雅安地震灾区支援中,有一位被我们把他名字搞错了的乡村医生,他就是四川成都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太平村卫生站乡村医生薛常友。

今年41岁的薛常友从1993年开始在当地卫校学医,由于村里缺医少药,他想用最快的时间当上一名乡村医生,选择就读当时卫校举办的短训达标班。也就是说,用1年时间理论学习,半年时间临床实习,就成为一名医生。

这是上世纪后期,我国卫生职业学习特有的培训模式。谁知学习医学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学习时间的不足,导致基础知识薄弱,固然在临床上就会出现“不明脏腑气血,开口动手别错”的现象。

这位不善于表露的乡村医生知道自己的不足,曾一度想放弃乡村医生这个被家人看做是“手艺”的职业。家人一度劝他坚持下来,因为村里已经没有乡村医生接班人了。在《执业医师法》颁布实施后,他硬是感觉自己已经处在“穷则思变”的弦上,要想继续当好一名乡村医生就得尽快获取执业医师资格。没有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资质,他于2005年到成都卫校就读中西医结合中专班,2008年毕业后,获取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资质,并于2010年考取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从此成为村医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

此次芦山地震后,薛常友主动参与乡村医生灾区医疗救助。妻子同样担心灾区情况,一定要配他到灾区,“好歹有个照应,不然危险会增加”,这是他淳朴善良的妻子硬要陪同他去灾区的理由。

这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夫妻就这样匆匆忙忙搭上去往灾区救助的班车。他们夫妻俩会同其他乡村医生志愿者在重灾区天全县老场乡担任灾区一般疾病诊疗、公共卫生防疫等等工作。

有妻子的陪同,这位不善言语的乡村医生特别卖力,有人把他的名字搞错成薛常有,他没有提出修正。“哎呀,我觉得帮助就帮助,何必留名啊,所以对错没关系”,电话中这位实干的乡村医生这样简单的告诉我们。

他的不愿意显露导致我们的素材不多,不过提及乡村医生的未来时,薛常友还是忧心忡忡,“这个吧,暂时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干了一天算一天,未来吧,不敢想。”这位平时不爱说话的乡村医生接着说道,“因为我希望孩子将来学医,可孩子却说,看到我的工作太辛苦了,早上6点到晚上8点,几乎没有规范工作作息时间,收入又不尽人意。”在我们的追问下,他说他的孩子就要参加高考了,不愿意报考医学专业学校,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

谈到如何看待乡村医生牢骚多时,薛常友说,“与其经常带着情绪干事,不如快快乐乐干好每一件事”。他希望所有的乡村医生朋友都把对方看做朋友,“这样,再大的困难都不会难倒乡村医生,包括在灾区参与医疗救助”。

这位善于学习、不善于表露的乡村医生,给我们一个启示,乡村医生与其牢骚过日子,不如乐观干好自己的工作。与其把医生当做“摇钱树”,不如把医生当做“奉献碑”,认真干好每一天工作就是对乡村医生群体负责、对村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

从这位参与灾区医疗救助后不愿意表露的乡村医生身上,突然让我们想起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的,“把对方看作敌人就尽是敌人,把对方看作朋友就尽是朋友”,乡村医生队伍何尝不是呢?!乡村医生未来何尝不是这样呢?!与其带着情绪过日子,不如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需要转载和使用本文的媒体,请私信联系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