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医变为乐趣 利益就不那么重要了
台湾电视剧《意难忘》中蔡进炮有一句“口头禅”很“时髦”----“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有这样一句名言,“学医者,为身家温饱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这就是医生难以抉择的地方,也是关系医务人员切身利益的问题。
我自学医、行医以来,遇到过大大小小无数关于医与医、医与患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事件。几乎每次事件都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告终。现在,我与医学打了近20年的交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医者当把医学变成一种乐趣时,利益就不那么重要了。
刚开始接触临床时,我在极为偏远的老家从医。那时,《执业医师法》还没有颁布,只要具有医学专业中等学历文凭就可以独立行医。由于家庭条件的窘迫,我只好当上了“包包医”,就是背着医药箱为村民服务。每天走路的时间大大超出看病的时间。
一次,有位4公里外的70多岁老头突然胃痛厉害,邻居则来请我上门“救命”。对医学充满好奇、年轻力壮的我并没有问及患者“身份”,就急匆匆的去了。那是寒冷的冬天,气温比较低。当我冒着寒风到患者家时,才发现患者是一位五保户,独自一人卷缩在那小小的房间。
经过诊断,原来是寒冷过度导致胃痉挛。给予几片解痉药则缓解。当我准备离开时,患者连5角钱的药本都开不起,让我给予记账,我只好连药本也免费了。
那些年,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有人说我是傻子,“死脑筋”,谁愿意这样免费服务呢?后来,随着就诊人群的增多,各种各样牵涉我的利益的现象就爱发生在我的身上。
有的人看病后赊账,赊账后赖账;有的人心存嫉妒,想方设法把来找我看病的人引开;有的农村土医生认为我敲了他们的“饭碗”,在我的诊室把病人当着我的面喊走;有的人向村委会、卫生院、乡政府之类造谣,说我“害民”......什么样的破坏我的利益行为都有,包括后来在卫生院工作,都有这样那样的损害我的利益的行为。
面对这些现象,我大多都会“视而不见”。我学医、行医以来,最喜欢两句话,一是“有麝自然香,何必处在风头上”,二是“吼得凶的河必定水少”。俗话说,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当那些为了自己利益而不怕损害我的利益的人真正的认识我的行为时,反应出来的那种腼腆的神色让我也有些不好意思。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道出人类本身就是自私的,或者说自私是动物的本能。我认为,学医者若只为“身家温饱”,就会时与利益发生“纠葛”,不但没有“大作为”,反容易把自己套在“利益链”上动弹不得。
现在,想起一件件人们没把我“放在眼里”的“利益事件”,我倒还有些欣慰,因为这样的事情让我学会把利益放在心外,把研究医学放在心里,从而让我在学医、从医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阔,真是“把心放宽,路就好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