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造“中国名县”先从“传名”开始

(2012-06-17 14:00:31)
标签:

杂谈

分类: 讴歌家乡
                    打造“中国名县”先从“传名”开始

                        (四川 古蔺)   梅松政      
        
     10多年前,我遇到这样一件有些“不好意思”的事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外地有人给我打电话问所在地的详细地址,以便给我寄来信件。当时,对方不知道有个古蔺县,问及古蔺的“蔺”字怎么写,加上我的普通话有些“川味”,常称的“四川普通话”,以及对方不知道蔺相如,结果我在电话中根本没有给予对方讲清楚这个“蔺”字怎么写。想起来是多么尴尬的一件事啊!
     后来,这样的事情常发生在我的身上,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各种刊物常在电话中问及古蔺的“蔺”字怎么写,几乎每一次都是因为我“无法说清楚”而告终。
     回想起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内心常自问,“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知道古蔺县呢?”他们同时不知道蔺相如,而这个“蔺”字就那么难说,真是让我这个古蔺人难堪啊?!
     从那以后,我就发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知道四川有个古蔺县。若是再有这样的问题出现,我会给他说出古蔺最具特色的产品、名牌以及我的名字等,使外地人从物、人等联想出古蔺。
     我是医生,要把古蔺传出去,只有通过我的专业传出去,这是我的“强项”。
     2004年,我在中医行业最权威的杂志《中医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其中作者单位用了“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卫生院观文分院”。初次把“古蔺”带到全国中医行业手中。
     2007年,我在权威的医疗行业论坛刊物《中国医学论坛报》上发表文章,作者地址用了“四川古蔺”。这次把“古蔺”传到了所有医疗行业,甚至传到世界医疗行业,因为《中国医学论坛报》同时有多个国家语言版本,世界发行量大。
     有了这两次“高层”的“传名”,打来电话再问及古蔺的“蔺”字怎么写的人相对就少了。
     我没有放弃,还得继续为家乡“传名”。当古蔺县委、政府提出打造“中国名县”时,我也许是最高兴、最赞扬的人之一。那时,我再次发誓,“要借此机会,把古蔺这个名大传播”。
     还是那句老话,我只有通过我的职业为家乡“传名”。
     《中国中医药报》是中医药行业最权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我通过不懈努力,已经让我的名字和家乡名字“古蔺”在她的“镜头”展示了40多次,尤其是报道古蔺县中医医院的几篇新闻类文章和那篇《四川古蔺的中医药“名牌”》,更是把“四川古蔺”这样的名字叫得“响当当”,被多家知名网站转载。
     国家级行业刊物《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的前身是《中国乡村医生》杂志,它不但发行量大,而且是面向全国基层医务工作者,为此,我在它那儿也大展为家乡传名,截至目前,它已经帮我把“古蔺”这个名字向全国农村传了40多次。
      今年,我把目标定在《健康报》上,因《健康报》既是行业报纸,也是科普报纸,其办刊历史是行业刊物中最悠久,读者范围最广泛的刊物,要是在它的身上把“古蔺”传出去,知道古蔺的人就会更多。有句话叫“成功属于坚持者的”,截至今年5月,《健康报》已经帮助我把家乡的名字“古蔺”刊登了4次,它的《村医导刊》也帮助传了“古蔺”名。
      近年来,网络发展的迅速、便捷,我开通微博、博客,把家乡的名字“古蔺”随时随地的传播,除在微博、博客上用了“古蔺”以外,还时不时的在微博中【为家乡吹捧】、在博客的“讴歌家乡”栏目发表博文。去年年初,“古蔺梅松政”在百度中的搜素指数才10多个,现在已经达到1260多个。今年再也没有人电话问及我所在地址的“蔺”字怎么写了,因为他们在百度中输入我的名字,很快就知道我家乡是古蔺,倒是问及电话号码的人越来越多。
      如此看来,打造“中国名县”需要每一个古蔺人的努力,要让古蔺成为“中国名县”,首先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古蔺,了解古蔺,认识古蔺。所以,每一个古蔺人都应该为打造“中国名县”做出自己能做的贡献,“中国名县”、“郎酒之乡”-----四川古蔺,这样的名字才能真正的传到千家万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