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不能把网络“发言”当儿戏
(2012-04-19 12:54:50)
笔者开通微博以来,时有网友咨询中医方面相关知识,甚至有的直接要求给予“看中医”。在交流中,笔者发现,有的网友不只一次的被所谓的中医师忽悠。有说“被什么国家级中医看过,服三个月的中药就好”;有说“某中医看时,说多少天百分百好,结果吃药没有疗效”;有说“一看就是典型的什么病,应吃什么药”......
毫无疑问,这些说法都是违反相关医疗法规的,同时也是违背中医理论的。中医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像上述的“三个月就好”、“百分百好”、“一看就是典型的什么病”这些术语似乎暗示告诉患者(网友)(下同,患者二字包括网友)“绝对没问题,保证治得好”。笔者认为,这都是典型的忽悠患者的语言,若患者治疗了,就是典型的违规行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中医师呢?笔者认为,就是利益在做崇,他们想忽悠患者的信任,或者忽悠患者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历来“医乃仁术”,而这种“医乃人(为之)术”也。
2月1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94岁高龄的解放军总医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葛宝丰,用65年的从医经历告诉人们,什么叫“医乃仁术”---站在患者角度去想,假如患者是自己该怎么办,是不是可能误诊了。也就是说,用换位思维去面对患者,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解患者之所痛,顾患者之顾。而那些“盛患者所痛,赚患者所宜”者,其良心何在、医德何在。
有人认为网上聊天、微博交流、博客刊登,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形成真正的医疗行为,没什么大碍。这点,笔者持反对意见,尤其是中医药方面的知识。网络扩展了人们交流的空间,给宣传中医药提供了很好的便宜。中医药行业应该把握好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把中医药常识宣传到全世界、全人类、全家庭。而不是把中医药越宣传越糊涂。
笔者认为,中医药行业人员在网络上“发言”也要正儿八经,不能夸大中医理论,不能鼓吹自己,更不能过分谈疗效。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客观、理性“发言”,不能轻而易举的说“绝对”、“百分百”、“一定”、“完全没问题”、“我负责”之类具有肯定性的词语。这样可以很好地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中医药,也会使那些“迷信”中医药的人的头脑清醒过来。
比如,笔者最近就在微博上开设一个【天天中医药故事】栏目,把每天在临床上遇到的有关中医药方面的常识、误解、方法等写成一个个小故事,让网友分享,同时让网友正确的认识中医药。笔者认为,中医药人要随时有“说话要负责任”的意识,那怕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也要有严谨的态度,中医学既是医学,也是科学,医学、科学都是来不点半点虚假的。
刊载于《中国社区医师》2012年第13期,刊出时略有改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