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把“看病贵”的矛头总指向药

(2012-03-17 09:19:25)
标签:

杂谈

分类: 医学评论
          发改委决定从3月28日起,再次降低药品零售价格。近年来,国家已经多次实施药品降价,每次降价幅度都在10%-30%之间,难道药品最初的零售定价利润就达百分之几百吗?而经多次降价后,为何还是“吃不起药”呢?

         真正的“药贵”,实际是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药品供销商“操作”的贵,大多住院病人费用中药品费用还占不到30%,门诊病人药品费用也仅占近50%,病人在医疗机构消费费用中,药品比例不是最多的。老百姓对医学知识相对缺乏,不可能对每个类型、剂量、规格的药品或每个医疗机构的管理情况清楚,故有“进门任人宰割”的现象,一概责怪“某某医院的药费品贵”。

         探索解决医疗费用贵,国家已出台了多种举措,如医药公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降低药品零售价,基本药物目录制度等,旨在通过“源头”解决日趋严重的“看病贵”,每次举措似乎总在数字上“成功”,不是为百姓减轻多少,就是降幅达百分之多少。 正如卫生部长陈竺所说,贵有多种,如“主观感受贵”、“家庭无力支付贵”、“社会无法承担贵”。而这当中还有“攀比贵”、“认识误区贵”等,某些药品贵属于原材料贵,或稀少贵,如麝香,并非价格贵疗效好,大多数老百姓把疗效寄托在“贵药”上,当花钱没“买”到疗效时,必然责怪药贵。

         有人把药品高价归根于医生,然后又归根于“待遇”,说医生的工资还停留在每月1000-3000元之间,希望国家提高医生的待遇来降低药价。实也“治标不治本”,人心总是不足的,自从有了“新农合”,基层医生收入大多不止每月3000元,为啥还喊“不足”呢?为啥药品大幅度降价后,患者承担的药费还更多呢?

         要解决“看病贵”,不是简单的降低药价,降低诊疗费,或提高医生待遇,这样的话,那怕药品免费,或许照样“看不起病”。医、药之间就像枪与子弹一样,缺一都不能发挥作用,硬将医药分开,也是不可取的。药品品种、规格、剂型的繁多,别说老百姓,连医务人员也不可能全了解。政策威力小于“对策”,当然起不到真正的“疗效”。尤如钟南山院士说的,“如果只说医改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那很可能让老百姓失望”。其实,老百姓早已“失望”了,才滋生一批“医闹”,甚有“职业医闹”,他们的“经验”是不闹问题难解决。

        要让老百姓认同“看病不贵”,首先要解决老百姓“心中贵”,医药科普及医药政策公开、透明必不可少,至少要做到大多数人看得懂;其次要提高医务人员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不能“以讹传讹”,误导病人及民众,钻行业“空子”,探病人“腰包”;再者就是要探索建立长效、有效、可行的监管机制,杜绝“以药养医”、“以病养医”,逐步形成医生工作与病人支付的费用不再“挂钩”。最终形成老百姓就医选择医生、医院、药品档次、诊疗设备等纯属于内心自愿,量力而行的机制,贵与不贵就不再争论了。

                                                                               作者:梅松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