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建设应资源共享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谱不断地改变,疾病谱也随之变化,专科医师越来越受到青睐,人们对专科医师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目前大多县级医院的专科建设不健全,有重复建设、冷门不建、专科不专等现象,导致专科医师发展在县级成为“不专业”的专科摆设。
县级专科发展难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投资过大,比如设备、人才培养等;二是病员数量有限。某些县有三四家骨病专科,而总人口只有四五十万人,哪有这么多病人供他们发展呢?他们要么发展举步维艰,要么夸大诊疗,不该手术复位的选择手术复位,不该住院的要求住院,不但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反而将自己“套”在难有突破和发展的“圈”上。
专科建设的其中之一是辅助检查设备,大多设备是可以多个专科共享的,若每个专科门诊都去购买辅助检查设备,自然会增加专科建设成本,这样病人付费则高。专科医师培养也是如此。
笔者认为,要把县级专科发展起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专科发展制度必须要健全。第一,不能在县内重复建设专科门诊,每个医院的专科门诊根据医院的性质、规模等分配合适的专科门诊数量。第二,专科医师要做到诊断专、用药专、治疗专、设备专、学术专,这“五专”使每个专科都有“独一无二”的特色。第三,所有专科医师要组成一个“和谐专科医师大家庭”,相互沟通,共同会诊,特别是各个医院的辅助检查设备共享,相互信任,不能让病人重复做辅助检查,这样不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也提升病人的信任程度,也是保留病人最关键之一。第四,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督极其重要,坚决制止因“专科”而“专一”苛刻病人,套取病人钱财的行为,可以实行评定淘汰制度,连续没有“专科进展”的专科医师调离专科队伍。
最终形成,县级专科设备专科门诊共享,专科门诊医院共享,专科医师全民共享的良好专科资源共享体制,更专业、更科学的为人民健康服务,那才是真正的专科。
作者:梅松政 刊载于《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44期“管理在线”栏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