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疗效回应质疑
(2011-12-25 18:46:02)
笔者在自己的微博上说,“若按某些批判中医的观点,‘取消中医’就相当于‘取消文化’。因为中医药是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国家已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到最高点,当中也包含要把中医、中医文化作为重点来发展。”
不想,竟然有批判中医者对此微博感兴趣,回复说,“文化是文化,中医是中医。中医是巫术,骗术。”一开始我还据理力争,但几个回合下来发现完全没有必要。
其实,近一个世纪以来,批判中医者总爱以自己的理解,揪住中医里的某些问题批判,并引来无数关注。。这是他们从中得利“有效方法”。但笔者认为,在种种攻击目前,中医人没有必要花大量精力和时间,去指出对方言论中的错误。而应埋头与学术继承与发展,以提高临床疗效来说话。相信用“中医治疗就有希望”成为共识时,没有多少在口头上批判中医的人会放弃希望。比如,凌峰教授用中医方法,治愈被现代医学无法救治的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中医不要被批判者“牵着鼻子走”,要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包括多样的方法和鲜明的特色,从临床到科普、从调护到养生,全面让老百姓了解和接受中医药。
选自2011年12月23日《中国中医药报》第3版“视点”栏目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