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 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前置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课:
1、 问题引入:
先来一组口算,师说生写:8+8
在师念到第四个算式时,师有意识的读得较快,学生不容易听清,会问:到底几个4相加,师说5个4,(让学生感受几个几),此时师说:老师看到大家写得挺快,也想和大家比赛写算式,10个4相加。师很快就写完了,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没有写,“老师的确写了”,你想不想知道老师为啥能写这么快?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得新内容,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2、 出示目标:理解乘法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
3、 效果预期:相信只要同学们认真思考,这节课比一比,哪个小组收获最多。
二、 民主导学
任务一:认识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
任务呈现:师:课前大家已经对游乐园有所了解,现在在组内把前置作业一交流一下。
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并进行合理分工。
展示交流:
师:游乐园有不少项目,我们先来看小飞机。
1、 从图中知道了每架小飞机上坐了(3)人,有(5)架,要求的问题是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也就是求(5)个(3)相加。
列式为:3+3+3+3+3=15,学生小组汇报并板书,师在说几个几的时候让学生再次数。
2、 (刚才组1的表现不错,小火车的相关信息,再请一个组来汇报)
从图中知道了每节车厢上坐了(6)人,有(4)节,要求的问题是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也就是求(4)个(6)相加。
列式为:6+6+6+6=24,
3、 关于过山车:从图中知道了每组坐了(2)人,有(7)组,要求的问题是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也就是求(7)个(2)相加。
列式为:2+2+2+2+2+2+2=14,
师:以上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生:加数都一样。师板书:加数相同(写在以上算式的上方)
师:再次读以上三个算式,尤其是第三个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比较麻烦。师:想象一下,如果这列过山车再长一些,10个2,15个,20个呢?生:更费事写。师:想学一种简洁的算式吗?
任务二:感知乘法的意义,学习读写乘法算式
1、师:7个2相加确实写起来比较麻烦,在数学上有一种更简便的表示方法,板书:2×7=14,读作:2乘7等于14,
或7×2=14,读作:7乘2等于14,学生照着写算式,读几遍。
师:中间的符号叫乘号,大家看像什么,有生说:像加号斜着。
师:是啊,说明今天学习的乘法和加法有密切的联系。
师:2×7=14是由加法算式改来的,加法算式中没有7,乘法算式中的7是怎样来的?
小组观察讨论:2是相同加数,7是数出来的。
师:2×7=14表示的就是7个2相加,与加法算式比较感觉怎样,表示的都是7个2 相加,乘法算式更简洁。
2、学生尝试改写前面另外两个加法算式:
5个3相加:改写成3×5=15
或
4个6相加:改写成6×4=24
或
同桌互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并读一读。
3、乘法算式用起来简洁,那让为我们赶紧了解一下乘号的由来,课件出示。
4、师:既然乘法这么简洁,那咱们遇到加法都用乘法多好。生会有不同意见,提出:只有加数相同的算式才能改写成算式。
5、巩固练习:(1)前置作业三(2)先判断,再改写。
三、检测导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会写乘法算式了吗?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相信有不少收获,敢接受挑战吗?
1、 完成检测题。2、订正3、小结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乘法的初步认识》前置作业
一、 利用休息时间,跟随家长去游乐园看看,选玩一到两项游乐项目,尝试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列式解答。(写在下面)
二、 看书上46页,完成以下内容:
1、
从图中知道了每架小飞机坐了(
2、 再选一个项目也像这样尝试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列式解答:
通过完成以上作业有什么发现:
(
三、 照着画一画,再写出加法算式。
4个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