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教学设计--安娜
(2022-06-02 18:28:56)课题: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2、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尝试估测物体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课件、厘米尺、纸条等。教学过程
(一)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
教师:谁能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对了。这是古代人在量这块大石头的宽度。在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了测量的需要。就如上面的这幅图,这里的人们需要测量这块大石头有多宽
教师用课件出示下面3幅图
教师:根据上面的这3幅图,谁来猜一猜,古代的人们最初用的是什么方法测量呢?
教师:大家猜得有道理!古代的人们是选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我们人类真是非常聪明!
教师:在我国古代,有人是用“拃”作单位来测量长度的。古代英国的查理曼大帝说:“用我的脚长作标准来测量。”
2.通过动手操作,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师:好,我们也来试一试,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体验一下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大家把手张开,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教师用手势示范)。请每人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自己课桌的长是多少。
学生进行测量课桌长的活动。
教师:前后4名同学交流一下测量的结果,想一想、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有的同学说:“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这是为什么?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师:对了,大家都想到了,有的同学的手大,有的同学的手小,测量的结果就有可能不一样。那该怎么办呢?古代的人们肯定想出了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咱们也能想出办法吗?请4人一组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
教师(归纳):同学们的讨论结果非常有意义,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量物体的长度,就会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为了得到同样的测量结果,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使用同样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
(三)认识厘米
1.认识尺
教师:为了测量方便,人们发明了标有统一的长度单位的测量工具--尺子。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请拿出你的厘米尺,观察观察。
学生观察自己的厘米尺。
教师:你观察到了什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厘米尺吗?
教师用课件出示厘米尺的放大图,同时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尺。
(1)刻度线
教师:这一条一条的竖线是厘米尺的刻度线,刻度线很整齐,排列得很均匀。
(2)数字。
教师:厘米尺上面还有一些数,0,1,2,3,4,5,…
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而不是从尺的顶端开始测量)。
(3)厘米尺上标注的“厘米”或“cm”。
教师;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在国际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是“cm”。
(4)认识1厘米。
教师:0到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你们还能说说从哪到哪是1 厘米。
学生分别找出1厘米并展示(2~3之间、3~4之间…)
教师(小结):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5)建立1厘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教师分步提出如下要求让学生活动:
同桌两人以厘米尺上的1厘米为标准,互相比画1厘米;
闭眼想象1厘米的长度;
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用1厘米比较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
2.用厘米量
教师:我们认识了尺子,也认识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那我们能不能用尺子来量出一些物体的长度呢?
(1)测量纸条的长度。
教师分步提出如下要求让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两人一组商量怎样量出纸条的长度。
学生分组进行量纸条活动。
教师:谁来说一说是怎样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课件演示: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教师:注意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张纸条的长就是几厘米。
(四)巩固练习
1.读尺(第4页的“做一做”,并扩充)
教师:你能从尺子上看出下列物体的长是多少厘米吗(播放下面的课件)?
铅笔__长厘米。
教师:长几厘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估测(练习一第1题)
教师:你能估计出图中的实物各有几厘米长吗?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学生估、量活动。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估的结果与实际量的比,怎么样?如果估的太不准确,应该怎样调整?
3.量一量(练习一第2题)
教师:你们知道自己身体上的一些长度数据吗?如你的手掌宽、1拃长和1步长,你能量出它们的长度吗?
教师:量之前可以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来量一量,看估的准不准。学生量物体长度活动。
(五)小结
教师: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