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感受亲情》教学设计及评课
(2012-04-16 23:01:0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感受亲情》教学设计
执教:武夷山实验小学
设计理念
学生写作文时,常常出现没有新鲜的材料可写,总觉得自己的生活过于平淡,生活中很少发现令自己感动的人和事;课本中的题目也总是让学生先过上特定“要求”的生活,然后有了素材或生活感受后再写作文;而我们教师的课堂指导也大多是先让学生体验某种生活,即创设情境而后写作。长期如此,学生自己对生活的敏感性就钝化了。所以本课尽力以学生回忆生活为主,通过事例对比来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情感,突破先让学生过某种生活,即创设课堂情境,然后再写作文的教学模式,而主要通过语言的刺激来达成学生有情可抒、有话可写的目的,让学生尽量不写课堂中的情境而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力求课堂结构简单一些,尽量少塞内容,减少环节,情感唤出即可。
教学目标
1、通过聊天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在动情中感悟,从生活中去发现闪光的亲情。
2、通过多次作文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细节的意识。
3、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
教学过程
一、生活常境导入,酝酿情感
举例说日常生活故事
问:你的爸爸(妈妈)有像刚才这位家长那样让你烦的时候吗?
问:有同学说,父母亲的心里“只装着读书”,他们真不懂我们的心,你觉得他们不理解你们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那他(她)们有没有让你感动的地方呢?
(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细节)
二、经典对比,反思认识,深化情感
1. 说故事:《一碗馄饨》
2. 短文中的人和事是否让你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呢:快乐的、伤心的、愧疚的、感激的……讲给大家听听,好吗?
(1)请举手的同学回答(学生畅所欲言)。
(2)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叙事中,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这两个字的含义——感动。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感动。同学们,感动我们的都不是什么大事,也不是什么壮举,而是生活中细细碎碎的小举动、小事情,是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细节,然而就是这些日常中让我们忽略的细节,当我们回味品尝时才发觉这份感动。作文就在这感动中啊!生活中熟悉的,正是我们能深入细致描写得出来的。
三、技巧指导,酝酿情感
如何让作文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 学生讨论总结。
1. 真人真事,亲身经历。
2. 抓动情点,由小事见真情。
3.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特征化的细节。
四、以笔传情,抒发情感
1. 通过阅读感人的文章和同学们的诉说,想必同学们心中早已是千言万语涌上来,急待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了,请以“感悟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2. 学生动笔作文,教师巡视。
五、佳作展示,升华情感
[教学理念]
作文教学的“瓶颈”
无论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上作文课,还是全国青年教师赛课,或是省、市级一般的教学研讨课,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作文课堂大多都是其乐融融,内容丰富多彩的。但是,课堂结构无一例外都是:活动-------交流-------写作。就连专门研究习作指导的教授在文章里举的课例也不例外,这标志着小学作文课堂教学已进入一个高原阶段。并不是这样的课堂结构不行,而是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这样上,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当前的作文课型:
几乎所有的作文教学观摩课的教学流程都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活动、观察-----然后说过程、感受、发现------接着介绍怎么定题目-------最后写作文,师生一起评作文。在这一流程中,情境很吸引人,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如李白坚教授介绍的“做牙科医生”,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学到了许多有关牙齿的小常识;接着是回顾与交流。在这一阶段中,学生有话可说,加上教师的指导、点拨、订正,学生基本上可以口述出一篇不错的作文;接下来就是学生执笔记录或说写作文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对化解作文难度,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是很有效的,特别是学生开始学习写作阶段,很需要这种写作气氛。但是从作文的综合性特点看,一直这样教学就存在问题了。
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写一篇作文实际上是学生当下的心理状态与其生活背景碰撞而产生的火花,是学生的先天禀赋在他生活、文化背景上的行走、跳跃,是学生充分调用内储并进行创造的过程。这就是说作文是一种综合训练,是一个较为艰难的创造活动。正是这种创造的艰难,而使作文有了挑战性,让一些学生有了害怕的心理。因而在学生写作的起始阶段,丰富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化解作文的难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三至六年级的课堂都以这一模式来进行教学,就显得欠缺了。在这样的作文课堂上,学生的综合能力没有得到体现,也没有得到锻炼。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活动,这就减化了学生的选材难度,学生无需动用搜索生活的思维,因为教师已经帮助学生设计好作文之境,选择好作文素材,即有米下锅了。因而,每次作文学生只期待老师给他们一个“活动”,等“米”而炊即可!
怎么炊呢?请看:在针对活动,确定观察角度时,师生对话中已帮助化解;一边活动,教师会一边提问,连用什么词更准确,教师都会提醒;表达上,教师会让大家回顾过程,回顾活动过程中的对话。语言如何?句子如何?同学老师都会在说的这个阶段帮忙;怎样说得更具体、更生动,老师也会提醒,会教你用什么方法更吸引读者;怎样构思作文也即布局谋篇,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中,已通了思路;最后连作文题目都在课堂上讨论解决,到写作时学生只剩下写字训练的内容了,学生只需用语言把过程记录下来便是作文。
以上教学,作为低年级学生入门的作文训练是很好的,但这只是训练学生的某一项能力。当学生能力提高了,知识面广了,就需要有更大的挑战,就应该把学生引向阅读世界或日常生活这个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掘取生活的素材,感悟生活的真谛,自己去选取观察视角及表达的理路,这才是作文教学需要落实的。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三至四年级提出了“留心生活周围的事物”,五至六年级提出了“养成留心生活的习惯”。如果我们的课堂一直都是这样的一种课型,哪怕活动的内容千变万化,学生对生活都产生不了“留心”,教师包办太多,便养不成“习惯”。然而,当前我们如此生动的教学课堂,又怎会引起教师们的反思呢?因此,大江南北的作文教学都是一种课型,也就不足为怪了。我想这就是我们当前习作指导的“瓶颈”吧!
当然,这种“瓶颈”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公开课”的影响。因为不这么教学,课堂就不热闹了,听课者也会觉得没什么可听的。但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听课者的好听,而上如此雷同的课,对教师、对学生又有何意义呢?这是否值得我们所有从事作文教学的教师深思呢?
[短信评课]
+861396***5612:杨丽莉老师能利用生活充分引导学生说真话,让我们看到了难得的真,学生们的真实语言让我们在爆发笑声的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课堂真实真实动人。
+861598***3531:这几堂课,教师的指导多重于作文素材的积累和选择方面,而写作方法的指导在写作前则很少提及。在平时的习作前教师该如何把握写作方法指导的尺度?
+861396***5612:杨丽莉老师能利用生活充分引导学生说真话,让我们看到了难得的真,学生们的真实语言让我们在爆发笑声的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课堂真实真实动人。福州闽候中心小学赵一文
+861385***6616:课堂评价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精心引导能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加到位,更加热烈,吴老师在引导学生评价时如果能给学生更明确的目标的话,相信课堂将更精彩。
05993**0566:杨老师通过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丰富学生体验,化解习作难度,让学生不只不觉的拾级而上!真好!建瓯实小叶淑洪
+861345***0416: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让学生真正领悟修改后的作文质量确实有提高?
+861360***9673:孩子的生活只剩下学习了吗?学生的发言几乎都离不开学习,让人有心酸的感觉,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肖承辉
+861369***0229:杨老师是一个成功的“骗子”,让孩子一步步走入她的“圈套”。不管是课前关于大胆的讨论,还是家人的“唠叨”,不但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而且为说真话吐真情创设氛围。这就是一种无痕作文。消除孩子对作文的畏惧感。(连江第二实验小学_吴衍娜
+861395***2368:谁说学生无话可说?谁说学生不会说?杨老师的作文话题告诉我们:只要把话题出到孩子的心里去,孩子就有说不完的话,吐不尽的情!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汪良川
05928**4939:为什么听不到教材编排的作文课?难道通过专家评审的教材作文都不合理,不科学,不能用吗?0?厦门廖贞明
+861395***1276:杨老师今天这堂课真是精彩!主要原因是杨老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唤醒了学生原有的生活情感,打开了话匣子,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个个想说、乐说,说出了自己心中想说的话。福州市永泰樟城小学郑喜梅
+861379***0582:求真是习作教学的灵魂,课前要求学生说真话吐真情,课中的习作指导能建立于生活这个坚实的基础上,让真实的生活为习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让学生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这样的习作指导能为学生以后写出“真文”学做“真人”打下基础。(泉州惠安杨清花)
05946**6669:生活材料无处不在。杨老师能引导学生唤醒身边生活情感?抒发内心感受。真人真事真心让学生有尽情倾吐的欲望(莆田仙游刘双姐)
861345***1676:杨老师课真实,自然。作文回归生活,回归心灵,“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评价语、过渡语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师生交往融洽,引导真正做到循序渐进,成文就水到渠成!福州钱塘小学
+861386***7000:孩子看图联系生活的发言引人会心一笑的同时让我们深思:孩子们所有的发言都围绕学习围绕分数生活就如此单一吗?这是什么造成的?是否可以说是整个大教育环境造就的呢?
+861395***0318:杨老师选择的课比较好讲,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讲。生活场景的导入很好,特别是教师声情并茂地故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调动学生的情绪,由刚才导入的对亲人“唠叨”到对亲情的感动,起到了很好的过渡。
+861385***9512:杨老师的课以学生回忆生活为主,通过事例对此来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情感,突破了先学生过某种生活,然后再写作文的教学模式,而主要语言的刺激来促使学生有情可抒,有话可写的目的。做到了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学生。邵武故县小学~危福继
059587**9823:本节课教学重点应放在拓展思路(正面引导为主)和细节描写指导上.让学生去说,去比较,教师不要占着说,别牵着学生鼻子走.陈东方
+861369***8902:课堂中教师预设了一定情境,帮助学生打开了话匣子,畅所欲言,但此时教师如何掌握这个度?我想想杨老师做到了。她做到“收”“放”结合,能及时把学生拉回课堂中来。浦城县枫溪中心小学
+861300***1399:请教吴速珍老师:说真话,写真情。是当前作文教学倡导的方向。与说大话.说假话对立存在的说真话,写真情。你有何评价标准让大家学习借鉴?谢谢!龙海高嘉添
+861378***7600:杨老师以《一碗馄饨》为例,以故事唤起孩子们从生活小细节中感受浓浓的亲情,要是能像舒镇老师说的,以老师的下水文引路,是否更有说服力,更感人,更易唤起孩子们内心的感动。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曾葆春
+861505***7001: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杨老师以学生回忆生活为主,通过事例对比唤醒了被学生忽略的生活情感,通过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的回忆,让学生的情感怦然而发。情动而辞发。这样的作文才真,才能打动人!
+861396***7740:杨老师在教学中能通过事例对比来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情感,让学生自由选择素材来写,克服了长期创设情境而后写作的做法,很切合平时的作文教学.福州市鼓山苑小学黄赛金
+861350***6659:习作教学的指导学生写作固然重要但教给学生修改能力也不容忽视,我也很希望能听到一些教孩子修改作文的课,因第二课时的作文评点课常常被老师们忽略.大田进校 颜惠玲
+861395***6372:习作教学的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杨丽莉老师善于挖掘生活素材,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回归生活,源头活水激涌而出,学生话语精彩不断,整堂课充满了师生的激情,涌动着灵感,弥漫着亲情,不仅完成了课堂目标,也使这堂课成为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活动。(浦城九牧中小徐赵浦)
+861386***4868:杨老师在动情地讲述了故事后,接下来的感受体会应让孩子去酝酿、发酵,恩重如山等感觉老师不要急切,滔滔不绝地待替表白,让孩子失去一次很好的训练思维,语言的机会,弱化了孩子主体地位。福安附小陈华
05998**6178:教师感人肺俯的深情讲述引领孩子进入了丰富的情感世界,拾起那一粒粒遗忘的珍珠.情之所至,何患无词?谢谢!南平实验小学甘林素
+86139***68867:如何让那些不敢说,不会说的中下学生参与到习作教学的课堂交流之中?(涵江白塘中心,陈洪
+861595***3587:杨老师这篇«女孩的故事»范文选的很好,现在的孩子总认为父母对子女的关心是天经地义的,父母的关心变成了唠叨,就因为杨老师的情感熏陶让学生把原先的埋怨化成泪水,化成感动,化成对家人的感激。我看了很感动,很多听课老师也和我一样流泪了。
+861395***9678:杨老师用情唤起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思如泉涌,所谓情动而辞发,加之抓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写法技巧的渗透,作文教学的境界就在这(宁德牙城小学苏老师)
+861330***1663:情到深处意也切,杨老师这节课让所有的人都有了一颗特别心,一双智慧眼,设计简约、巧妙、扎实有效.非常感谢!台江实小黄息芳
+861390***7726:几节课看到的几乎都是在跟优等生上课,而如何关注后进生的作文能力却体现不出来,让后进生也有发展的空间会使课堂更精彩。惠安王平南
+861505***7001: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杨老师以学生回忆生活为主,通过事例对比唤醒了被学生忽略的生活情感,通过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的回忆,让学生的情感怦然而发。情动而辞发。这样的作文才真,才能打动人!(古田余敏)
+861395***3791:抓细节,见大爱!《一碗馄钝》的讲述令人感动,充分唤起学生的真情实感。美中不足的是在孩子激情澎湃的时刻没有及时动笔,而是先想题目。
+861505***2789:听了杨老师的课,我感动得眼泪在眼眶打转,我还看到学生颤抖的双手在高高地举着,老师没叫到他,他轻轻地把手放下,还擦了擦眼泪,这个细节足以看出老师已经把学生记忆的大门打开了,让学生跃跃欲试,这也是这堂课成功之处。但我们深思的是在学生回答时是否给学生一个安静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