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开学,路过一所学校看到一个现象:
校门前的公路两旁接送孩子的轿车排起了长队;步行的学生则由家长牵着,书包还由家长提着,一路护送,放学也是如此!
我不禁想问:孩子们难道不能自己上下学?
孩子们难道背不动自己的书包?
家长的回答:现在一家只有一个宝啊,要是有个闪失那可不得了!
现在的书包那么重,孩子哪里背得动?
为什么家长不能教会孩子怎么去过马路,怎么看红绿灯?怎样和同学结伴回家?
为什么要帮孩子背书包?他(她)为什么不可以自己背书包?孩子们的书包还没有沉重到他(她)的肩膀承受不起的地步吧?!
我们来让时光倒退二、三十年,看看我们那时候是怎么样的?不都是自己背着书包步行去上学,书包里面各科的书籍、本子,还有大部头的字典……那时候每家都没有私家车,坐公车上学的同学都少得不行,步行十几、二十分钟是常事。
现在的孩子确实是太娇贵了——
路也不会走了!
书包也背不动了!
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越来越弱了!
……
悉闻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的大学快递业务好得不行,其中一项竟然是脏衣服的邮寄往返!后来大学生们还嫌这种快递运费太高、往返速度太慢,于是学生里又应运而生一种新生事物——洗衣服,几元一桶!
我就在想,这样一个在父辈、祖辈呵护备至的这个群体今后能干什么?他们柔弱的肩膀能挑起什么大任?他们的独立生存能力有多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精神在哪里?我们这个民族的希望在哪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