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的五重境界》有感
(2018-07-02 10:09:35)分类: A3项目实施 |
从事教师职业二十几年,始终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自己,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直到暑假期间我读了《教师的五重境界》,心里的困惑才得以解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塑造自己的“形象”,不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望,这是我读完本书后最大的感想。
第一,教师要具有“以生为本”的境界,发展学生个性。
《教师的五重境界》多次提到了教师的“责任”: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作为我们教育的目的。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体验到了教育教学改革给我们带来的生机,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以生为本”,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比如:教师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一学期下来,所有学生的名字全叫上来的不多。教师的课堂仍然采用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围着教师转。谈不上学生个性的发展。
第二,教师要具有“开放”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的五重境界》提到了“开放”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性。他主张让学生大胆的说、大胆的质疑,甚至让学生成为一名“教师”去讲课,这不但解放了学生,教师也变得轻松了。回想自己的课堂,现在倍感惭愧,整堂课学生参与很少、学生在被动的听、象征性的合作也不是很彻底、自己的课不愿意别人去听、检查来了盲目应付一堂课。“生本”何在、“开放”何在、“创新”何在。但我坚信现在我还有改正的机会,失去的不能重来,但将来的我要把握住。
第三 ,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第四,教师要有一颗“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
无数的成功人士、风云人物被人们所崇敬,就是因为他们有一颗不知满足的心。稍有一点成绩就趾高气扬,这是阻碍我们前行的障碍。我们曾经是“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那只代表过去,而现在或将来的你不一定是优秀的,提高标准,做到更好,才是我们要做的。格力集团老总董明珠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现在在这一行业虽然有点成绩,但我不满足,这离我的要求差远了”。而作为教师,我们有什么值得骄傲和满足的地方呢?因此,我们只有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