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拾拎·12·】——学习【道德经】
(2022-04-04 15:31:13)
标签:
文化教育 |
分类: 【ZCS·夜读拾拎】 |
曾国藩早已熟背《道德经》,但从未有特别感受。在丑道长的着力推荐下,他关起门来再次一遍一遍读《道德经》。果然,在这样的状况下重读《道德经》,他觉得字字在心、句句入理,真有大彻大悟之感。
人总是要经历够了世事、到了一定时候,才能真正体悟一些高深的道理。在此之前,哪怕再熟也难解其中真意。曾国藩大悟《道德经》,自此开始了自己以及整个人生的脱胎换骨。那么,他究竟从《道德经》中悟到了什么?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则有七善:
第一“居善地”,一个人要像水一样甘居下位,这是做人的智慧;
第二“心善渊”,人的心境要像水一样深沉渊默有深度;
第三“与善仁”,待人要像水一样友爱仁善;
第四“言善信”,说话、承诺要像潮水那样准时而有信;
第五“政善治”,从政要像水一样保持平衡,治理、管理要保持一碗水端平;
第六“事善能”,做事要像水一样发挥最大的效能;
第七“动善时”,行动要像水一样把握时机。
修心修身、做人做事的道理,全在里面了。
曾国藩从此之后展现给世人的已经不是当年桀骜不驯的“曾剃头”。他为了让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更好地发挥才干,甚至愿意让出自己的位置;为了联络旷世奇才左宗棠,他甚至愿意把自己比作雌,把左宗棠比作雄。打败洪秀全之后,曾国藩毅然解散了他苦心经营的湘军,老子说的“上善若水”“利而不争”就是这种心态。
凭借于此,曾国藩成就了一番伟业--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进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整个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并在晚清恶劣、剧变的政治环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时获得清廷国葬的最高待遇。同时,也很好地护佑和影响了家族后代。——感谢360网——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