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看大盘,竟然在指数下跌一个多点的这一天,出现了一百多只个股跌停,二百余只个股跌幅在九个点以上的悲惨局面,意料之中当又在意料之外。
近期的每一天,都有文章在预测底部或将来临,可是底部就是不见,少许的反弹迎来的却是进一步的重创,这个市场已经沦为一台真正的绞肉机,这是个什么市场?管理层的冷漠和对未来的“信心”已经让我彻底无语,我们还是按照不抱任何幻想的思路来对近期市场进行客观分析吧。
因IPO超速发行对市场长远产生的影响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我个人观点认为,在国家面临经济机构大转型的过程中,IPO的滥发可理解为国家将08年“四万亿工程”所带来的种种风险正在向市场转移的具体体现,这也是管理层总是只能发出偏重于口号式救市策略的主因,因为大规模直接市场融资已经不是证监会可以左右,我们只有适应,呐喊并无任何意义;而对不断“三高”发行、问题多多的IPO,监管部门则应该义不容辞尽早给出对策。如此大量的IPO,将对市场基本性质产生何等冲击,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总之影响肯定是长远的,现行估值体系崩溃的可能性较大是我个人目前能看到的地方。
就技术角度而言,自2011年4月18日以来大盘进行的急速调整,已经实质性的形成了五浪下跌趋势,目前是趋势中最后的一浪,通常意义上,我们称之为杀人的“大C浪调整”。
前文《春节前后市场攻略》一文中,我已经开始提及大盘股的机会,实际上我认为大盘股更多应该理解为避难场所而并非真正好的投机投资机会。
房贷利率再度提高,意味着银行又可以在政策保护下,再度捞一把,短期而言,对银行的确形成了实质性利好,但是从长远计,我并不看好银行股,我们的银行什么样子,他们的利润从何而来,我相信每一位投资者应该心里有数。地产、钢铁、电力凡此种种,都有类似特征,所以我们也仅是从市场所谓“估值修复”的角度而言,他们仍将扛起反弹的大旗。
我们再来看看惨烈的个股们吧。个股跌幅之大,跌势之凶猛,比之全球金融海啸的2008年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说中小市值股票泡沫已经很大,估值水平过高,所以该跌,我就奇怪了,为什么涨的时候就没有谁说会出泡沫呢?股票本就是围绕着上市企业的基本价值进行波动,高估和低估都是常态,设若每个上市企业的价值都可以用一个准确的估值来体现,那么我们的市场应该是一根直线,不该存在波动性,上述逻辑岂不是很奇怪吗?
市场走到今天这个可悲的局面,管理层应该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我们目前的政策,往往是前面的漏洞没补掉,后面新的思路又出来,财富分配的极大不公问题亟待解决之际,我们却把风险彻底推向普通投资者怎么说也是个没道理的事情。银行的八十万亿的存款余额究竟有多少属于普通的老百姓呢?这个问题应该值得管理层深层次思考和拿出对策。
闲话少说,从大盘股已经出现明显的止跌迹象,指数距离我提出的2000点生死大关始终保持着一百多点的距离,个股却出现严重的暴跌局面等等因素看,黑暗即将过去,阶段性的反弹已经极可能近在眼前,不要再恐慌。我认为自2011年4.18开始的大型调整已经进入尾声,3050点跌至2145点高达九百个点左右的空间,已经给市场提供了反弹的机会。
结论:
一:即使从2011年11月15日2529点作为计算起点的话,大盘已经开始具备发动反弹的条件,时间上以前文观点作为参考比较靠谱,如果大盘最终形成2100点以下的低点,按照反弹幅度50%计算,高度也难超越2300点,指数波动区间不超过15%;
二:如果稍显乐观一点的判断,未来市场低点形成之后,大盘将发动对3050点大级别调整的反弹,反弹按0.618黄金分割点计算,将存在400个点左右的区间,对应的也是2400~2500点的位置,更强一点计算,按照反弹五成的话,则是2700点左右。当然,如果反弹到2500点以上,我认为没有政策方面的松动和改变,有点不太现实,即便连续降低存准我认为也很难达到2500点以上,因为个人观点始终认为,过度IPO是大跌元凶,股市大跌的主因是股市原因,跟基本面关联度相对较小,这个需要我们走一步看一步了,总之别对政策报以过大希望,免得自己心态大坏,变成绝望。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死猪不怕开水烫”,对于跌得已经麻木的投资者而言,这个阿Q态度目前已经变得合适起来,只是希望大家该醒醒的时候,不要也不能继续做“死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