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悬崖边上的思考(二)

(2011-12-06 23:16:20)
标签:

股市

大盘

个股

新股

国诚投资

    因首次发博,昨天的博客今天早间才发出,文中提及的后天大盘开始反弹,为避免误导大家,实际指的是2011年12月7日,不便之处,请谅解。

    承接昨天的话题,今日我们继续就2307一带的攻防从基本面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大盘自2010年11月11日“光棍节”以来,进行了持续时间长达一年零一个月的调整,尤其今年4月18日之后,大盘几乎呈现单边下跌走势,其间操作的难度甚至堪比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个股普遍跌幅较大,投资机会稀少,每次的反弹指数都强于个股的表现,这样的走势客观的讲,杀伤力是相当大的。那么究竟是哪几个原因造成这样局面的出现呢?

    首先,年初温总就提及过今年我国经济形势比较复杂,要做好充分的困难准备,这是第一个从高层给出的危险信号;

    其次,从政策方面我们看到去年底开始的宏观调控,货币从紧政策的实施,市场对房地产行业前景普遍看淡,期间甚至出现了以限购令的强制手段打压楼市的非市场性行为,更令地产行业雪上加霜,目前价格虽稍微出现松动,但高高在上的价格以及成交的严重萎缩使得该行业前景很不乐观,而且它还直接导致了市场对早都被地产绑架了的银行业的担忧,股市中的房地产及银行等权重板块的持续低迷且所谓低估值的现状依然没有让人看好的理由,2006年推动一波牛市出现的坚实基础被严重动摇;

    其三,由于紧缩的信贷政策,同时造成了企业普遍压力巨大,民间资本的高风险运作方式,使得实体经济受到了泡沫经济的严重干扰,企业经营风险大增,温州高利贷危机的爆发也许只是冰山之一角,也是个明证;

    其四,由于楼市价格连年来的暴涨,资金流动性过剩等等因素带动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且一直持续到今年九月,上涨势头才逐步被遏制;

    其五,欧债危机的持续恶化,全球性通胀和经济环境恶化,使得我国缺乏核心技术的低端进出口外贸行业受到重大影响;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皆是股市低迷的主要原因,今年利空特别多,相信各位都有同样的感受。可能不少朋友要质疑了,目前我们总结这些还有意义吗?我的回答是有意义,而且对后市判断仍有相当大的作用。

    我们现在理顺一下逻辑关系,站在股市角度而言,我们感触更深的实际上是另外两个重磅炸弹:没完没了的IPO和国际版即将推出的消息。

    早在今年初,我身边做投行业务的券商朋友生意就很火爆,收入也很理想,当时我虽有点不祥之感,但是的确忽略了其中的足以致命的一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现在回想起来,我国的国情决定了2008年四万亿必然出现问题,因为在当初那种情况下,四万亿可以投哪里?实体经济吗?救急之时谁会去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加之银行的对资金监管的能力、利益驱使等等因素,足以可见大量的资金必然通过各种渠道进入风险较大,利润较高的投机性行业,比如房地产!而当货币政策去年底开始从紧之后,我们也不难预计到,回流银行的资金可不单单是房地产这类投机性强的行业,同样因为利益驱使和其他可知不可言的因素,这类进入投机产业的资金回流速度较慢不算奇怪。我们继续顺着这个逻辑下去,企业的资金短缺了,其所需的资金从哪里来?银行不给了,民间借贷无异于自杀,那么股市只怕是最好的渠道了,当然前提是管理层得开绿灯才行。这样理解的话,今年IPO的疯狂就不该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而由于目前发审制度的缺陷,鱼目混珠,到市场来给企业高管们套现赚钱、给PE们疯狂捞取利润的企业并不在少数。

    要知道,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资金开始紧张的时候,如此疯狂发行新股,对于从来都是资金推动型的中国股市而言意味着什么?市场不得不悲观!

    另外国际版,至今为止我依然没搞得清为什么要那么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包括为什么要着急上?跟国际接轨吗?基于我个人能力所限,我的确不懂这个版块开出的意义,但是我知道,这个版块开起来,对市场的实质性利空有多大。涸泽而渔?我隐约有了这样的感觉。

    前年我们见到了创业板,去年我们见到了股指期货,估计明年上半年我们又会见到创业板的退市机制,还极有可能见到某些人期待已久的国际版,这些年我们还见到了股改,见到了股改之后多少人在兑现着原本一文不值的巨大利益,见到了股东们的不断减持。。。。。我们还见证了市值在08年之后翻了三倍,指数从1664却才涨到了2300点。。。。。

    写着这些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怎么好像要成为“粪青”了呵呵,申明一下,其实只是一些事实的真实描述,事实如此,即使不加观点看着也不舒服,市场让我们真的有点沮丧了吧?实际上,地方政府掌控的大量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风潮还没见太大动静,如果因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地方政府的收入跟不上,那么。。。。。

    做这样沉重的描述,目的是希望大家应清醒的认识到,这个就是我们的大环境,我们现在就处于这样一个市场状态中,而且悲观论者我认为就不该参与股市,郭主席的穷人不该炒股的确有点道理,因为我们的股市长期以来就是类似的状态,究其原因,因为我们的市场实在太年轻,但是发展速度实在是火箭一般,全球市值第二是个什么概念?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我们还需要多少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家自己算算就知道。

    限于篇幅,今天我只能把造成市场疲弱不堪的因素尽量择其要点写出来,那么我相信不少朋友肯定要问,国诚的观点是不是特别悲观?这样看,还能炒股吗?我已经深陷其中了,怎么逃出去?明天的博客我会给出国诚的解答,提出我的粗陋对策,希望能帮到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