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日本养老行业有何借鉴?

(2017-08-30 09:51:22)
标签:

日本

养老业

分类: 《东方财经》2017

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共同面对的课题,养老产业和社会福祉所面临的压力也愈发严重,中国也不例外。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养老行业现状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067万人;到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3亿,中国将成为超老龄化国家。与此相对,日本则是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的国家,其养老产业起步也比较早,发展趋于成熟,对中国发展养老产业有不少借鉴作用。

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日本经验值得学习

近十多年来,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持续增加,劳动力人口背负了不断加码的抚养重担,整个社会的人口红利也受到消极影响。联合国对中国人均寿命的预测显示,2015-2020年,中国人均寿命为76岁,而到了2050年则会接近80岁。虽然目前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逐步放开,但新劳动力的产生尚需时日。与此同时,中国的失能老人也在逐渐增加。目前,由于国内医疗保险体系尚不完善,不少老年人生病不能及时就医,大病致贫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将积蓄存起来而非消费,这也对带动市场起了一定的反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劳动力市场、税收以及代际间的资源配置等。在社会层面,人口老龄化还影响着保健医疗、家庭构成、生活安排、住房与人口流动等,存在着诱发社会矛盾的风险。就目前形势来看,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不容忽视的社会困境。

而日本的养老类型区分十分细致,养老院也广泛分布在各个社区。日本福祉行业的目标就是,让老人在自己生活习惯了的地方生活,给老人一种有尊严而又体面的养老服务。此外,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完善,再加上个人医疗保险和养老院参加的社会保险,老人的生活费用基本可以得到解决,医疗方面也不必过于担心。

日本的养老院可以细分为十馀种类型,比如康复型、疗养型、集体住宅型等,有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可以很便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老机构,这也为年轻人减轻了负担。由于目前护理等行业人手不足,居家养老这种新型养老模式正在悄然兴起。不少子女在外地工作,而老人也不愿意进养老院,因此可以请专业护理人员定时上门服务,也方便随时掌控老人的健康状况。

不仅是在“老有所养”方面,在“老有所用”方面日本政府也下足了功夫。政府鼓励老年人就业,各个企业也为老年人提供了工作岗位。根据日本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老年人就业人数在逐年增加,而且已经保持了连续12年的增长态势。在发达国家当中,日本的老年人就业率也是长年位居榜首。老年人一般都会选择担任非正式员工,从事一些兼职工作,这样他们也可以有灵活的时间享受晚年生活。同时,也有不少老人走进校园,学习知识充实自己。笔者在日本的研究生院学习时,几乎每个专业都会有退休的企业员工以社会人身份攻读硕士甚至博士学位。

日本养老产业分工细致,细节体现“人性关怀”

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养老产业也开始初具雏形。而2000年日本推出的《介护保险法》又将保险运作与养老产业结合起来,进一步加速了商业养老的发展。

如今,日本的养老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而且处处都能够看到对于人性的关怀。以商业养老院为例,硬件设施的建造和设计都充分考虑了老年人行动不便的特点,采用方便轮椅进出的门、缓冲式地板、位置较低的楼梯扶手等等。不少养老院还引进了专门为老人设计的洗浴设施,以及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

在这些便利设施的背后,其实依靠的是日本相对较高的科技水平。日本的中小型企业数量多,而且同样具有不俗的科研力量。研发出世界上最轻便轮椅的桥本工程株式会社就是其中一例,这家公司开发出来的轮椅经过不断改良,通过使用钛合金、镁合金和碳纤维材料,开发出了重量仅有6.2kg的轮椅,为身体不便的老年人减轻了出行负担。此外,还有不少从事养老产品销售和租赁的公司,分布在各个城市之中,为养老产业提供了方便。

在老年人饮食方面也能体现出人性关怀。有多家公司为了解决老年人进食困难的问题,相继研发出了各种专供老年人的软食,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在味道上丝毫不逊色于普通食品。

正是由于日本与养老相关的各个行业分工细致,养老相关的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才使得养老院能够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各方面的布置和设计,在产品研发的保障之下,整个养老行业也越来越人性化。

日本养老人手不足,新型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日本福祉行业同样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日本的老年人口为3461万人,佔总人口的27.3%,是历年中的最高值。其中,女性所佔比例首次超过了30%。日本的老年人比例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是最高的,每4名日本国民中就有1位65岁以上的老人。而日本的少子化现象更是为老龄化趋势雪上加霜,由于养老院等福祉机构人手不足,为照顾老人而被迫离职的劳动者比例也在不断上升。面对这一状况,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5年就推出了“安倍经济学”的“新三支箭”,其中就明确表示,要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因照顾家中老人而辞职所带来的社会劳动力流失。

与中国一样,日本的老年人护理机构也数量有限,为了应对养老行业的紧张需求,日本的养老院分出了不同层级。带有政府补贴性质的养老院主要针对低收入人群,条件好的私立养老院则面向中上层人员。还有一些地方成立了民间组织,老年人组成互助会,互相照顾,也有不少志愿者参与进来,为老人的生活提供帮助。

目前,日本养老行业面临的课题主要是培养护理人才、提高从业者待遇、扶持养老行业。为此,日本政府也推出了不少对策,比如近两年兴起的“老老看护”。采用老人看护老人的模式,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能让老年人之间互相交流,增加生活乐趣。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期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被看护者和看护者均超过65岁的家庭比例为51.2%,纸有14.8%的日本家庭聘请专业护理人员来进行养老护理。所以,“老老看护”这种模式在将来会成为日本养老的主要模式。虽然这种模式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和问题,但在日本目前的人口结构和趋势之下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纸能以此为基础再加入一些政府支援和扶持。

中国养老形势严峻,如何借鉴日本经验是课题

如今,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已经引发了极大的关注。高龄者驾驶事故屡屡发生,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引人担忧,所谓的“孤独死”也不再是个别案例。面对老龄化问题,不少国家实行了推迟退休的制度,这又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在一些西欧国家和地区还为此经常引发大规模示威游行。

当前,中国的养老形势其实是处于一种不乐观甚至严峻的状态。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我们有必要借鉴邻国日本的一些较好经验。比如政府在社区设计方面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为老人营造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整个社会也应该意识到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通过政策扶植,给福祉类行业创造市场环境。此外还必须通过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增强护理等专业的人才培训,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社会福祉事业中去,避免出现日本当前所面临的养老护理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在家庭方面,我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应当适时转变。老年人之间互帮互助、聘请专业的家政服务人员都是解决老龄化趋势与劳动力不足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此外,为老年人营造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尤为重要。让老年人能看得起病,养得起老,需要不断完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政府也可以通过债券等多种手段探索养老金的资金来源,并且还要鼓励老年人参加社会和商业保险。与此同时,老年人也是社会的重要资源,鼓励老年人转变观念,发挥馀热,不仅能解决空巢老人的精神孤独问题,还能再次为社会创造价值。

目前中国对于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以及养老产业发展的认识已经开始觉醒,以“放开二胎”为代表的许多政策也正在有效实施,同时也有不少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养老这一颇具未来前景的产业。从2015年开始,与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的潮流兴起的同时,许多企业开始到日本学习和考察先进的养老产业体系和经验,也有不少中资企业併购日本的养老机构。笔者也曾参与过中日间养老行业的一些交流活动以及併购行为,但是深感其中的大部分活动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中方没有领会日本养老体系的精髓,而日方也往往忽视了中国养老产业所面临的各种特殊情况。因而,如何打破这种相互理解上的壁垒,真正有效利用日本先进的养老体系和经验,将是接下来必须面对的课题。


文  本刊特约记者 周曙光、孙亦凡


文章来自:《東方財經》2017.8期
http://s3/mw690/002ISKbXzy7d4uwFZdwb2&690
关注:东方财经杂志公众微信号(ID:dfcj-bj)

杂志订阅及投稿联系:QQ6486750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