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在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的一年内,中国人共在美国购置29195套房产,总价值为273亿美元,房价中值为542,084美元,高于所有海外买家在美购置房产的中值277,380美元,也是美国现房价格中值223,058美元的一倍不止。
根据该调查,按金额计算,中国买家已连续第四年成为美国房产最大的海外买主(另有一个口径是连续两年)。上面的数据还透露了两方面信息:一方面,这意味着在美购房的基本是中国富裕阶层。另一方面,中国买家更喜欢在加州、华盛顿和纽约等州的中心城市及郊区买房,而那些地方的房价相对较高。在美国购房的中国人群体构成来看,
购房者由富人阶层向中产阶级延伸;从购房类型看,从来美置业到来美投资延伸;从地区来看,从华人聚居的东西岸大城市,如洛杉磯、三藩市、纽约逐渐向内地甚至边远地区渗透。
那么在美国买房就能长住了吗?这显然是不可以的。
买了美国的房子,是否能长住?这显然是不可以的。因为美国旅游签证一次只能停留半年之后,还问能否将每个半年积攒起来,每次住上两三年。
首先,十年签证不是居留签证。2014年11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与中国达成互惠签证协议,将中国公民赴美国短期商业旅游签证的有效期从1年延长至10年。美国短期商业旅游签证就是B-1/B-2类签证,B-1类商务签证要求申请者赴美的目的是从事短期的国际商业活动,并且不允许从美国获取报酬或在美国工作,停留在美的时间由海关官员根据商业目的而定,但一般不长于6个月。B-2类旅游签证的申请目的一般为赴美旅游、探亲访友等。在入境时如无特别说明,一般海关官员即给6个月有效停留期。由于B类签证是以短期商业或旅游为目的,如果持有者过于频繁入境,而且在美国累计停留时间过长,海关官员就有可能限制入境停留的时间,有时甚至会拒绝入境。
还有,B类签证的持有者在美国不能工作,也不能在美国学校入学。这两个限制,也会极大限制持有者在美国长期居住的生活工作空间。
如果说,只有持有绿卡或美国公民才能买房,那也是不准确的。美国政府从来没有禁止外国人在美国购置房地产,任何外国人都可以在美国买房子,而不管这些人持有任何签证。理论上,一个中国人在美国通过经纪人,也可以远程购房。这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对外国人购房诸多限制形成对比。
但在现实中,除了绿卡一族,持有其他类签证的中国人在美国购房的人数也不少。如近年来,“留学买房”成了时髦,一方面可以节省租房的费用,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投资。即使将来子女不移民美国,若干年后将房出售,也能获得不菲的增值收益。假如是留学生购房,在他们持有留学生签证(F1)的期间,在美国长期居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根据上述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的报告,来自加拿大和英国的大多数买家都是为自己买度假别墅。几乎没有人是为子女在美国上学而买房。而有约13%的中国买家买房是为了“供学生使用”。
中国人购房,多是全额支付现金
根据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的报告,约71%的中国买家买房时支付全额现金,仅20%的人从美国的银行获得房贷。
但由于外汇管制,中国人只能采用“蚂蚁搬家”方式,找亲友一笔笔汇款,把钱集中起来购房。可是,去年9月初中国国家外汇局下发的关于管控购汇的新政,加大了之前美元购汇的难度和限制。
但事实上,外国人在美国购房,同样可以获得购房贷款。据统计,有90%的印度买家从美国金融机构获得抵押贷款。但是,不是每一家银行可贷款给海外买家。而且买方需支付更多的首付,通常要求35%-40%左右,而本国人一般只要20%。故外国人一般大约能贷到6成。
在美国买房可以长期囤放吗?囤房成本偏高
在中国国内,一些炒房客在房价狂飆突进的年代,大量购房,即使不出租也囤放在那里。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在国内囤房的成本极低。除了不可避免的水电及物业费以外,其余开支几乎为零。
但在美国买房,买了空置(或者自住,或者投资),静等快速增值几乎没有,这是因为,在美国囤房的成本偏高。
在美国,任何人只要你拥有房子,就要缴纳房地产税。洛杉磯的房地产税,约为房价的1.2%左右。一栋价值50万美元的房子,每年要缴纳房地产税为6,000美元,平均每月约500美元。此外,还有一项强制性的开支,就是房屋火灾保险,每年约700~900美元。
第二是物业费。如果在美国购买排屋(Town
House)或康斗(Condo),必须缴纳管理费,相当于国内的物业费。支付的数额取决于所在的区域、居住面积,大部分是采取月付的方式,以洛杉磯为例,物业费可以从100美元到500美元不等。而有些建商连片开发的地区,也会徵收管理费。
再有,就是美国房子的维修、养护开支相对较大。美国的房子新房很少,以旧房为主体,几十年、上百年的房子比比皆是。而美国人工贵,维修起来动不动就成千上万元。比方说,换屋顶这样的开支在中国是很少有的,而在美国约20年就需要翻新。美国房子多为木头房,所以防止白蚁、油漆等的费用也不少。此外,购置独立屋,还有院子、草坪、游泳池等养护费用以及中央空调,加起来也很可观的。如果在美国北方,铲雪的的费用也不菲,一次可以达到几百美元。而这些费用,是住在公寓式楼房里的中国人很难遇到的。
以50万美元的房子为例,一年的地产税、保险费大约7000美元,如果是排屋或康斗,就要加物业费大约4000美元,再加上难以估算的维护费,一年不包括房贷的养房费用,就在1万到2万美元,这于中产阶级人士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因此,在美国,如果不自住,也不出租,养房的成本是很高的。
在美国出租房屋能赚钱吗?净收益率不高呀!
目前,有许多中国人购买美国房产是为了出租,获取租金收入。但在美国这个成熟的市场上,租房的净收益率不很高。如在加州,如果净租金回报率5%,就可以看作是值得投资的房产了。虽然表面看起来不高,但如果加上未来房屋升值的潜力,就可观了。
与中国不同的是,在美国出租,有更多的经济和非经济的成本因素。首先,在房价日益高企的情况下,租金回报率是多少。投资房产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现金买房,第二种是贷款买房。中国人使用较多的现金买房的租金回报率计算公式是:每年净房租收入
/ 购房总价%,而每年净房租收入= 年租金收入—持有房屋费用及出租衍生相关支出。
在美国加州这一房价偏高的地区,房屋出租的毛租金回报率一般可达到7~9%。扣掉持有成本和管理成本,净回报率平均在5~6%之间。这两年房价高涨的情况下,在大洛杉磯地区的华人聚居城市租金回报率,独立屋约为3%~4%,condo则在3%~5%之间。比其他族裔居住区的平均回报率略低一到两个百分点。这正显示华人聚居区的房屋更受欢迎,升值潜力大,但因为房屋总价高,出租回报率反而低了。
其次,租金需要缴纳税收。按照美国税法,不居住在美国的非美国公民在美国投资房地产的收入需要缴联邦税,有的还要缴纳州税。虽然外国人不属于美国税务居民,不过若是外国人在美国有租金收入,也必须申报,否则被查税的风险很大。
此外,出租房子空置期相对较长。在美国,招来房客时,要对房客进行信用检查。当更换房客时,要对房屋进行维修,维持房屋的可居住状况。最后,美国的法律,更倾向于保护租客利益。对不良租客的驱逐,要走法律程序,耗时耗力。
当然,出租人可以委託专业经纪人管理。有专业的经纪人专门从事出租屋管理。从签约、收租金、修缮,到驱赶不良租客,都有相关的规范。
专业经纪人收费不菲,一般是租金总数的10%。
若是在美炒房可以获得暴利吗?断线炒房很难
相比中国深圳、北京、上海等地,房价出现了高达5成的飆涨之下,美国的房价成长率显然低得多。根据美国最权威的凯西•席勒(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房价指数,从1890年到2013年的123年中,美国房价平均增长率为3.07%。
与此同时,美国CPI通胀率为2.82%,换言之,美国房价仅仅以高于通胀率0.25%的速度涨了一百多年。这也可以理解成,房地产抗通胀。
美国房价也不是只涨不跌的。在这123年中,有28年是下跌的(占23%),95年是上涨的(占77%)。其中跌得最深的是2008
年,即金融危机最糟糕的一年,跌幅达18%。
所以,有130多年历史的美国房地产,不仅成熟稳定,而且法律齐全复杂。如果长期投资,持有五年可能有六成的机会获得利润,如果十年以上是一定会有利润的。
因此,中国式的短线炒房客在美国很难,一是因平均涨幅低,二是因为前面提到的因素,炒房的成本高。也就是说在美国买房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而不是短期投机,这也说明了在美国想凭炒楼发财的难度。
文•本刊特约撰稿人
萧东
注:本刊独家稿件的所有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本刊专有,如需转载,请载明出处。
深度财经报道,精准预测,独家解析,尽在《东方财经》,欢迎关注:东方财经杂志公众微信号(ID:dfcj-bj)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