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之:街头艺人的宽厚,英雄广场,国会大厦,马加什教堂和渔人堡”5

标签:
旅游文化生活 |
分类: 游记,东欧三国 |
虽然我们降落在奥地利机场,
但旅行的第一站是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而第一天的行程,回过头来看,好像算得上最正式,纯粹的。

走下台阶,走出了渔人堡,
迎面一阵悠扬的手风琴旋律。
手风琴,在欧洲经常听到,
在我,手风琴是欧洲的特征之一;
更或许,自己学过手风琴,
手风琴的旋律在我一直非常特殊。
放眼望去,没有意外的,
原来是一位街头艺人在表演。
演奏的曲子经典熟悉,
不由自主地轻轻哼唱,
并举起了手机。。
录了一段,
离开了,觉得没录到最好的那段,
折了回去,又录了一段。。
那天的温度很高,
录完这一段,
才注意到艺人身边的箱子,
它,即是琴箱又是集款箱,
同时,看到艺人亲切又稍有期待的目光。。
一下子有点自责,
怎么就忘了表示感谢了呢。
赶紧停下,放下双肩包,
有点手忙脚乱地开始找零钱
尴尬[捂脸],现金带的不多,零钱更少,
硬币还是有点的,但面值很小。。
这个,不太行 。。。
一狠心,拉链一拉,走了。。
没走两步,
走,是可以的。
又折了回去 。。。
不好意思看艺人的脸,
更不敢接他的眼神,
将仅有的几个硬币,
以最快的速度放进了箱子。
边放边说:
“ Sorry”
意外的,马上听到非常亲切的回复
”No, no, no, so nice of you, thank you
“
没想到街头艺人会回我话,
他的这句话,让我的那一天充满了阳光
P.S.
街头艺人,
或者说街头音乐家,
虽然,我不知道是怎么定义的,
但,他们有专业技能和素养,
有的可能还蛮高的;
他们需要人们对他们表演的认可,
而不是同情或者怜悯。
那天遇到的街头艺人,
虽然我们没有更多的语言沟通,
但他从我的停留和往返中,
读懂了我对他演奏的喜爱;
而我,从他的感谢中,
接收到了他的宽厚和善良
他的面相就蛮宽厚的,
且,我觉得他可能是南斯拉夫人,有点像,瓦尔特 [得意]


布达佩斯的中心广场,是一个融合历史、艺术和政治的胜迹。英雄广场于1896 年为纪念匈牙利民族在欧洲定居1000
年而兴建,在1929
年完工。整个建筑群壮丽宏伟,象征着人民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英雄广场,现已成为国内外游人参观游览的胜地。每当重大节日或外国元首来访时,都要在英雄广场举行盛大的仪式。
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36米高的千年纪念碑,柱顶站立着天使加百列的石像,高展双翅,似乎刚刚从天而降。石柱的基座上,有7位骑着战马的历史英雄的青铜像,是匈牙利民族在此定居时的7位领袖

位于布达佩斯大饭店、英雄独立广场的东南侧,面向多瑙河。1873年,“布达’‘老布达’‘佩斯’三个城市组成了如今的布达佩斯。为彰显这个城市与国家的实力,匈牙利‘国会大厦’就此成型。
1896年开工,1904年完工启用,楼高96米,约32层。整幢建筑除用了40万块砖和100万块珍贵石材以外,还用了重达40公斤的黄金为建筑材料,且当时全面采用了电灯,电梯,机械通风,冷暖空调等先进设备,可想当时的奢华程度了。

马加什教堂位于布达佩斯的多瑙河沿岸,著名建筑渔人堡一侧,建于公元1255至1269年的新哥特式的教堂,是布达佩斯的象征之一,15世纪时,教堂被命名为马加什教堂,因为历代匈牙利王的加冕仪式皆在此举行,又有“加冕教堂”之称,在16世纪土耳其占领期间,教堂被焚,后被土耳其人用作主清真寺,教堂的现貌完成于1874至1896
年,尖塔内部有Bela王及其王妃的石棺,另外,此教堂经常定期举办管风琴演奏会。

渔人堡是一个新哥特式和新罗曼风格的观景台,位于布达佩斯布达一侧多瑙河河畔的城堡山,邻近马加什教堂。修建于1895年到1902年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渔人堡近乎毁灭。1947年至1948年之间,进行修复。从塔和观景台,可以看到多瑙河、玛格丽特岛、东面的佩斯,以及盖勒特丘陵的全景。
后一篇:“维也纳之:“老虎机”吐票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