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ixLetter,小试牛刀“3

标签:
旅游生活美食 |
分类: 游记,东欧三国 |

刷屏,
首先是那些未读消息,银行的短信总要看一下的。
什么?怎么都大几百,大几千的?我有花过这些钱吗?
再一看,笑了 ,都是地方货币,既不是人民币也不是欧元。
即使在欧盟成员国,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使用欧元,比如匈牙利和捷克。在这两个国家,就算接受欧元现金支付,但找回的零钱也还是地方货币,非欧元。于是,为避免货币换算的麻烦,和持有过多不同国家的钱币,信用卡支付成为了首选;于是,就有了那么多的短信。。
想起了在布达佩斯的第一刷。。。

没想到布达佩斯那么热情,以大过33的温度欢迎我们。离开上海雨季的兴奋,初见阳光的惊喜,很快被灼热的阳光烤焦了。
下了巴士,走在去英雄广场的路上。。欧洲的街道,欧洲的城市,陌生又熟悉。看到一间间开放式的咖啡屋,餐厅,看到人们悠闲地在阳光下喝着咖啡,说话聊天,脚步不由自主放慢。。
很快,就有人想喝点什么,很快,可能天热喝水多,有人要上洗手间。于是,就走进了Six
Letter,因为它就在街边。于是,知道了这里欧元不能用,只能用福林。没有福林,再问,还好,信用卡可用。

小朋友,由外婆陪着上前,叽里呱啦地一阵沟通,我在一旁静静观望。
小朋友厉害了,虽然开始有些胆怯,但很快就搞清楚了。
小朋友,由四个大人保驾出行。最后,不晓得是她带大人,还是大人带她了!
家有小儿初长成,能派上用场啦;那份喜悦,由内而外,溢于言表。
坐下来消费是没有时间的,即便行程再轻松,任何行程以外的动作,都显得匆匆。
大家各自买些水和饮料,出来就是花钱消费的,但开始总习惯性地将当地货币转换人民币,尤其是年纪大的;于是,难免心疼,哈哈。
最后,意外的收获是,因为买了几瓶水和饮料,大家都可以用洗手间了。省去些许银两,这个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觉得特别好!要知道,在欧洲的很多地方,公共洗手间都是要收费的,从0.5~1欧不等。

很不错的一家咖啡屋,很多人都会记住它,让小朋友小试牛刀,用上了英语。大人经常会被孩子问,“学这些有什么用?”
这次的经历,胜过任何语言说教
很不错的一家咖啡屋,很多人都会记住它,让大人们也初试牛刀,知道带出来的确实信用卡可用[机智]
很不错的一家咖啡屋,很多人都会记住它,让孩子们对“有偿”和“免费”有了直观的理解[得意]
那次以后,孩子们很关注“有偿”和“免费”,遇“免费”洗手间,更是两眼放光的奔走相告,于是大家都尽可能地享受“免费”福利[偷笑]
人的心理吗?别看花大钱未必眨眼睛,对停车费,公厕费,超市购物袋等小钱,人们似乎会“斤斤计较”呢[捂脸]
还会去Six Letter 吧?如果再去布达佩斯,一定!

前一篇:“达到:维也纳机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