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个传统节日》课堂实录
(2018-01-25 14:24:25)
标签:
365 |
分类: 2017小课题过程性资料 |
《记一个传统节日》课堂实录
代王初级中学
师:出示四种传统食品,为粽子、汤圆、月饼、清明放于四大组,学生选其一种并迅速坐到那一组当中。
生:结合发下的讨论提纲组织各大组讨论。
师:出示材料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的原料包粽子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汤圆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正月十五元宵必备。
饼是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美食,月饼的形状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它象征着团圆和睦,是在中秋节这一天的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广式、京式、滇式、苏式、潮式等月饼广为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中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包括上巳节、清明节等,由于农业社会物质匮乏的特性,传统节日强调"吃"的文化,清明果之于清明(后逐渐覆盖了上巳、寒食两个节日),具有饮食丰富性、礼仪仪式性、家庭参与性。 闽台民俗是中华文化一体,例如在闽台将清明节祭祀祖先、吃清明果等民俗作为主要活动,亦很盛行于古代中原清明踏青之俗,清明果外皮绿色,多用艾草或鼠鞠草做成,较软,久置后变硬。馅分咸甜等种类,形状有类"元宝形"和圆形之分。
生:指名带着本组的食品上台先容,共同评议,评议参考内容:可以按提纲把本组食品介绍清楚,说话有条理,能让人听明白,声音响亮,口齿清楚等。
师:除了我们刚才所说的,正犹如学们搜集的,生活中的饮食文化气味还相当丰富。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都在赞美着我们所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有许许多多的人通过食物来寄托自己的思念,诉说自己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