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齐桓公伐楚篇有名句“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里着重研究一下“风”字,书上说:风,指牝牡相诱。
且听北大邵永海教授的满腹经纶。
“风马牛不相及也”书上的意思是雄性的马和雌性的牛即便在发情期也是不会相互吸引的,永远不会走到一起。
孔颖达疏:服虔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此言风马牛,谓马牛风逸,牝牡相诱。
孔之疏让人云里雾里。有人这样理解上述这句话:发情期间的马牛牝牡相诱,整天疯狂乱跑。
《尚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
我们先了解一下这段文字的语境,《史记-鲁周公世家》写到:于是伯禽师伐之于肸(读比bi),做肸誓。(当时管蔡作乱,军事行动之前做动员令)陈尔甲胄,无敢不善(大意是穿好你们的甲胄,不能有怠慢之意要尽心尽力)。无敢伤牯(牯:牲口的棚),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大意是牛马走失,家奴逃跑,谁都不能擅自离开队伍去追赶)
郑玄曰:风,走逸。臣妾,厮役之属也(家庭奴隶)。
“风马牛不相及”按郑玄的释义:即使马牛走失了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国度去(因两国相去甚远,之间还有其他国家隔着)。
但是孔颖达对“风”的释义有牝牡相诱。
《古文观止》:牛走顺风,马走逆风(这里指发情时牛马),两不相及,喻齐楚不相干也。
宋-陆佃《埤雅》:楚子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按牛走顺丰,马走逆风,牛马相逸,往往相及,楚是以云尔。
两种说法截然相反,《古文观止》说不相及,《埤雅》说相及,脑洞打开一下,后者说得有点道理。顺风逆风说感觉不靠谱。
清代何琇《樵香小记》云:马牛其风与臣妾逋逃相属,自以风逸为正义。或曰牛走顺风,马走逆风,核诸物理,亦无此事。
“或曰牝牡相诱曰风”,对此何琇嘲弄:“马牛岂窃妻以逃者耶?”
发情的牛马走顺风和逆风属空穴来风,核诸物理,无此事。
“风马牛不相及”的解释非常简单:走散的马牛就是乱跑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去。“相及”不是马和牛碰头,而是及于对方之境。
“风”的正解:风逸,即被风吹得跑散了。
书上的“牝牡相诱”说难以令人心服口服。
加载中,请稍候......